“我们的节日”和“我们的故事”

2021-11-13 07:30晋成骆俞霖晋熹洋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母象野象亚洲象

●琪 编 ○晋成 骆俞霖 晋熹洋 绘

1.大家好,小安跟大家讲个秘密——我其实是一头来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哦!最近,听说我们那片的“短鼻一家”终于逛吃回来了。它们这次“组团出行”真是深受人们的招待和爱护,一路逛吃游历了大半个云南,连小安我都蠢蠢欲动了呢。

2.不过,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谁叫我是你们的“科普小安”哩!小安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节日”和“我们的故事”吧。大家听说过世界大象日吗?它是在2012年8月12日设立的。创立原因是:以获取象牙为目的的猖獗盗猎行为严重威胁着亚洲象和非洲象的生存。

3.栖息地退化、食物源减少、非法猎杀难禁……我们亚洲象目前存活的有5.5万头,其中在中国境内活动的亚洲野象仅有300头左右,比大熊猫还要珍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亚洲象列为濒危物种,中国也将亚洲象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而我们的远亲非洲象日子也不好过,获取象牙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和人口剧增带来的土地资源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和大象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外加各类因细菌、病毒及其他不明原因导致的象群死亡事件逐年增加。

5.自世界大象日设立以来,大象种群拥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未来命运。多个国家逐渐意识到大象表演、象牙制品买卖等商业活动的非法性以及非法捕猎大象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纷纷开展纪念、宣传活动,并立法保护大象。

6.在我国西双版纳有一个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在那里许多被救助的亚洲象与人类和谐共处,许多专家为了让人象过得更好而竭尽全力。其中,小安最感动、也最喜欢的是小象宝宝们被救助的故事。

7.“羊妞”是一头亚洲象。2015年8月17日,在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橄榄坝村,一位老婆婆在自家的柴房中发现了一头被遗弃的新生小象。它看起来奄奄一息,脐带伤口已经化脓。老婆婆给小象喂了点水,拨打了野生动物救助站电话。

8.随后,小象被送到救助中心。医护人员给它清创、消炎,摄入营养。找不到象奶,医生们决定给小象喂羊奶。由于小象“属羊”,又是喝羊奶长大的,大家便给这头雌性小象取名为“羊妞”。

9.“羊妞”睁眼看见的第一个人,是陈继铭。他在老挝学过6年的野象驯化和饲养技能,回国后应聘到救助中心,成为一名“象爸爸”。刚开始,有4位“象爸爸”轮流照顾“羊妞”,晚上同它住一个房间。它慢慢康复以后,就变得比较好动,甚至爬到床上和人一起睡。

10.救助中心物色了两头母象——“然然”和“平平”给“羊妞”当临时妈妈,但一开始“妈妈们”都十分排斥“羊妞”,可能是因为“羊妞”身上有羊膻味。“象爸爸”只好找来母象的象粪,给“羊妞”涂遍全身。两头母象这才开始愉快地带“羊妞”玩耍。

11.现在,6岁的“羊妞”已经长成身高1.7米、体重1.3吨的“大姑娘”。野化训练成为日常项目。每天上午,“羊妞”量完体温后,就跟着“象爸爸”上山,学习辨认野外能吃的食物。工作人员还给它开了抖音号,发布“羊妞”滑山坡、踢足球、卖萌的视频,获得超过1000万次点赞量。

12.2021年7月9日,一群野象结束了在景洪市普文镇支龙村附近的“旅程”,象群离开后,有村民发现一头腿部有伤的幼象滞留在村外,无法追上象群。当时,它的受伤部位已经感染溃烂,如不及时救助治疗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13.接报后,当地多部门100余名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几位救助人员用绳索固定了幼象的四肢,医务人员为它进行了清创和消炎处理。随后,这头幼象顺利抵达救助中心,被安置在了“羊妞”呆过的救助治疗室,取名为“龙龙”。

14.如今的龙龙,伤口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其他各项身体指标较为健康,相信不久就会康复。8月29日,版纳州勐腊县勐伴镇农田中又出现一头被遗弃的小象。这头小象出生刚6天就被象群遗弃,脐部严重化脓发炎,并伴有腹泻、发烧、心率过快等症状,体质极度虚弱,生命垂危。

15.给小象喂食牛奶、清洗沾满全身的泥浆后,云南亚洲象种群繁育及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这头小象进行了消毒、打针,经过现场治疗,小象精神有所好转,相信不久后就能见到小象活蹦乱跳的身影啦。

16.从小象被人类温暖救助的故事中,你是否看到了现如今的中国对亚洲象的全力保护呢?正是因为人们的积极救助,许多“命悬一线”的野生亚洲象得以“绝处逢生”,也架起了人与象之间的友谊之桥,让我们能共同生活在最爱的家乡。

猜你喜欢
母象野象亚洲象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象北”背后的历史与科学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
复仇的母象
复仇的母象
亚洲象
娘胎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