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路径探究

2021-11-13 05:46王清强吴锦
职教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课堂教学

□王清强 吴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相对于低效、负效和无效的教学而言的,其核心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1]。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何种方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2]。

一、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应然向度

他者性是区别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一种教学交往的范式。所谓教学交往,即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3]。将教学交往上升为一种范式,即肯定了教学过程已经超越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认识论,同时指明教学对德行教化、个性养成、情感陶冶和能力培养的承诺。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主体性教学交往范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主体中心论”,即以Herbart(1776—1841年,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Dewey(1859—1952年,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第二阶段是单主体的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论,该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教学界。第三阶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主体”论。虽然主体性教学交往范式回应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但未能跨出“主客二元对立”,尤其对于招生生源质量较差的高职院校来说。因此,“主体性黄昏”的到来是必然的[4]。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胡塞尔,Husserl,1859—1938年)即教育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主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进行教和学活动,他们之间人格平等,在此基础上遵循共同的教学规则。主体间性的提出超越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教学交往中的师生关系被改变。但主体间性被认为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唯我论”。如果“同一性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被默认并遵循,主体间的差异也随之被削弱或者被忽略,而且这种极具对称性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在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师生中也不容易实现完全对等的 “付出”与“回报”。他者性(列维纳斯,Levinas,1906—1995年)除了主张师生教学交往中的相互尊重以外,颠覆性地承认了他者在交往过程的优先性和不可还原性,从而赋予他者以核心的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历高考之后,是按照分数的高低被录取到相应层次的院校中来的,学习状态的倦怠感和困顿感体现明显。虽然职业教育的类型说法已被普遍接受,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普遍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应以他者性关照师生关系,重塑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为他性”的无限责任主体。他者性理念下探索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并增强校园归属感,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对学生的帮助和关怀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重构

重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旨在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大产出效应,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有效性[5]。职业教育的着力点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基于“做中学”理念,倡导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方法,以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责任为根本,以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为衡量指标,真正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鼓励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活动中创新多元化、多样化,分层、分类、分阶段有序开展教学,认真研究并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形成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被量化、多角度的评价方案是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诉求[6]。在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重构标准上,可以按照以下比例给予教学课堂赋分(见图1),以达到客观公平的效果。

图1 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重构比例

(一)在教学设计上凸显他者性

教学设计具有导向作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学设计首先要基于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借助“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体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其次,教学设计要体现价值引领,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要凸显德育功能和思政功效,凸显他者性理念下高职教师对学生的无限责任,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关爱要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考核方案等方面的设计上。再次,教学标准要清晰明确,体现高职学生生源特点和学习基础,对学生的评价既要体现共性的终结性结果,又要兼顾高职学生个性特点的素质类结果。最后,教学过程中有效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当符合“九项原则”,即“他者性、可行性、覆盖性、真实性、典型性、趣味性、挑战性、跨界性、德育性”。

(二)在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上凸显他者性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设实施课程设计方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信息资源等。依托内容完整、结构良好的在线课程来组织信息资源。可以自建信息资源,也可以在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引用或改造已有信息资源,以满足学习者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需要。教学资源应用方面,充分应用各类资源开展教学,体现出混合式教学的显著成效。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方面和革命性的变化,“线下保障+线上空间”的教学模式给疫情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颠覆性挑战甚至重构。这种情况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必须要融合创新,适应教育教学信息化、智能化要求,从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凸显他者性

重构教学实施过程的标准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首先,教学目标要符合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够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素养、情感”四个维度,合理有效融入对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塑造。其次,教学方法结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实施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相关的教学方法,如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行动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工作场所学习法等。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师需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与实操技能,结合具体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科技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态度、家国情怀的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跨界思维、工匠精神等。

(四)在课堂教学评价上凸显他者性

课堂教学评价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作用。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主体,由于他者性是以他者界定主体,因此第三方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效应,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内容和方法,建立一个融教、学、评、管于一体,校内外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完善学生课程考核与评价办法,激发教与学的内在动力,推动考试改革,以“为他性”和“自觉责任”的意识对高职学生开展多方位的过程性评价。制定人才评价标准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营造“自觉、自立、自省、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氛围。再次,借助“第三方的他者”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外聘教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等专项督导,完善教学督导反馈机制。最后,他者性理念下对学生评价标准的重构(见图2)是检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抓手,不容忽视。

图2 他者性理念下对学生评价标准的重构

三、他者性视域下推进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路径审思

(一)把握方向,精准施策抓内涵

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定位已被写入国家各类教育法规和教育行为规范中,并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这不仅给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结构定了调子,也给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带来深层次的变革。高职院校的课堂如何具有“高等性”,怎么体现“职业性”,为何需要“为他性”,这都成为推进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方向性,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职业教育的方向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动手与动脑的充分结合,产业与教学的充分融合,这一过程中只有明确了“为他性”的责任主体,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效果。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也是决定高职教育成效的关键。课堂教学,尤其是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学,而不只是教师一味地教;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效果,而不只是一味地理论灌输。只有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认真学习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有效课堂。有效课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过程中“为他性”责任主体的确立,这是促进师生有效交往,提高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研水平提升、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统筹进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这些学校内涵建设的落脚点也同样依赖于“为他性”责任主体的确立。在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整体推进,凸显特色。校企合作方面,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向度,校企合作是决定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参考。校企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度是衡量校企合作深度的根本因素。这一过程中校企双方在他者性视角下开展课堂教学深度合作,在“生产线上的课堂”中以“为他性”引导师傅与徒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将为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课堂带来深层次的变化。如果我们将课堂分为传统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话,那么“为他性”更易于在实践课堂中得到深入执行,这体现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特征,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国际化方面,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多元化结构中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同时也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需要。国际化办学格局中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创新“双师”培养机制,强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职业性”。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中想要达到同一个教学效果,需要确立“为他性”的责任主体,更要求在全球视野中“作为他者的自我”重建对“他者性”的理解。其次要深入开展“有效课堂革命”,强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7]。确立“为他性”的责任主体后,高职院校国际化课堂在运用信息化手段中更是要具有“革命性”的改进,教师要准确掌握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状态,依照课程和专业制定出能够服务个性化需求比较高的学习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责任。从“为他性”的视角加强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建设和创新师生交往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深化到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全过程。他者性视域下教师要非常关注课堂教学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体现“为他性”的责任主体。另外,高职院校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构建外引内培机制,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各方面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保障和激励,以促进建立更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将人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同样需要明确“为他性”的责任主体,这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有效提升的关键一环。

(二)立足设计,规范标准抓实效

有效课堂教学作为落实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必须让“为他性”的责任主体理念落地生根,从而提升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者性视域下推进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克服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两张皮”现象。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设计给专家评委看,只为了“交作业”,而是要和课堂实施结合起来,和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和教学实效结合起来。按照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教学设计要在他者性视域下体现完整性、规范性与创新性。教学设计的完整性本质是对教学过程和课程标准的宏观把握,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课程知识体系的全脉络。从目标设计到内容设计,从模式设计到媒体设计,始终将“为他性”的原则贯穿其中,为良好有效的教学交往建立基础。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是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行规范化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支持有效学习的过程。规范性要求既不能把教学设计写成授课讲稿,过分详细,也不能写成内容不全、重点不突出、教法不明了、过分简练的授课提纲。教学设计内容上必须符合大纲要求、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重点、难点处理恰当,知识点分析明晰,巧妙处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必修内容、选修内容搭配合理,重视课程绪论和章节绪论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有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规律。有激发学生兴趣、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过程,体现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体现公平、民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教学环节上要合理、清楚。课程导入设计巧妙科学,教学过程严密,时间安排合理,有学生互动、练习、知识消化吸收环节,并且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规范化的教学设计同时要求教学管理具体,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有安全措施,保证教学安全。同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学生,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重视开发利用校本教育资源,借助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总结校本经验,树立教师标杆。再次,借助有效课堂教学认证,发动人人参与、人人过关,但不搞运动式一刀切。鼓励课堂教学创新多元化、多样化,分层、分类、分阶段有序开展。引导课堂创新和学生学习效果相匹配,重在“实效”。职业院校教师要结合实践,探索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最后,落实优化课时酬金分配制度,把有效课堂教学认证等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业绩考核,修订教学优秀奖等奖励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形式的“优课优酬”,进一步推动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另外,按照“金课”的建设标准,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要把他者性和“两性一度”充分结合。“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8],类型教育视野下的“高阶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一脉相承,即要求知识能力素质要有机融合,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级思维能力和与产业转型相适应的高级知识结构。“创新性”要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专业知识结构上要与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更新要及时,内容要升级,教学形式要凸显“为他性”的责任主体,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学习结果是挖掘创新性的三个方向。“挑战性”要求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高职院校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三)循序渐进,质量引领抓评价

有效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质量提升和保证的重要抓手,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和深化。第一,进一步体现“为他者负责,为他者服务”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根本开展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实际效果为依据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第二,进一步鼓励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元化,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时要避免“一刀切”的课堂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信息化应用的评价应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量身定制,使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能够灵活应用、各显特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进一步提高对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准确认识,准确把握与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产业发展动向,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不同课堂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第四,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织的作用,尤其要把磨课作为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认证工作的十分重要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带动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第五,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认真学习,精心设计和落实每一堂课的学习任务,课上与课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激励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实训室。第六,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述职评议”工作,形成校(院)长抓教学的制度文化,校(院)长亲自研究部署教学工作,深入课堂听课看课,优先配置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通过建立和完善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教学述职制度、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述职制度和任课教师说课制度,加大对各教学单位工作成效的考核,压实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责任,严格述职要求,完善述职评价考核细则,真正使教学述职测评成为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教师,把责任落到专业(教研室)和每一位教师,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有效评价的落实依赖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首要问题是加强制度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与特点,修制订出台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和学校教学督导反馈制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反馈—督办—报告—整改的规范流程,紧盯反馈问题,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督导工作闭环。同时要调整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立足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系统统筹和顶层设计,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统一化,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全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还能在方便师生信息沟通的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

(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抓提升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可以分为第一理论课堂,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必修课,这是建设“金课”的第一阵地。第二文化课堂,即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第三实践课堂,即体现高职院校显著特征的动手课堂,包括实验实训和企业锻炼等。第四网络课堂,即校园网、学校官微、学院公众号等网络教育矩阵,拓展其他课堂教育之外的时空界限。这四个课堂是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平台。另外,通过在高职院校建立虚拟学院,开展“高职学历教育+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专业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在这些平台上积极探索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两条腿”走路,尤其要把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统筹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来,借助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级各类实验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加快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为技能型人才教育占阵地、搭平台、寻路径、汇资源、谋突破。理工科院校成立若干个虚拟的高端产业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以高职高专“百万扩招”和“1+X”证书制度为契机,将课堂教学与生产线实践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学历和技能双提升。在此基础上,选择产业升级需求迫切、岗位技术含量较高,高职培养优势突出,且适合长学制培养的专业进行试点本科职业教育,国家也为本科职业教育开辟了各种路径,而探索本科职业教育有效课堂教学的路径为本研究带来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人才培养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课堂教学如何满足技术技能人才的升级、教学交往如何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同时,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建设,强化督导队伍和认证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好督导、专家和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认证的优秀教师,加强对教学单位的个性化指导。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单位更要主动加强研究和培训,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在学校共性要求基础上,制订出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化标准。质量控制与评估部门要组织好督导、专家进行专项抽查,以防止“两张皮”现象,以课堂教学改革带动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全面提升教书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课堂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