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

2021-11-17 12:19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眼表泪膜干眼症

王 静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糖尿病导致长期存在高血糖反应且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干眼症是由各种原因诱发的泪液量、泪液质以及动力学异常,且泪膜缺乏稳定性,同时伴随眼部不适感出现的一种病症的总称[1]。引起干眼症的原因很多,干眼症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泪液的质和量逐渐下降,泪液生成减少,蒸发过多。干眼症发病也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患病率更高,尤其以围绝经期女性居多,国内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的发病率接近89.5%,可能与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2]。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63%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诉存在干眼症状[3]。那么干眼症和糖尿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呢,基于此,制定了此项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小汤山医院眼科就诊的已经内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9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5~65岁。按病程分为3组,糖尿病病程10~15年患者30例,病程15(含)~20年30例,20年及以上患者30例。选取同一时间30例的女性健康志愿者,年龄55~65岁。四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 根据1988年世界卫生组(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糖尿病”做出明确诊断的患者;②年龄55~65岁之间女性患者;③依从性好,愿意加入并配合临床观察研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心、肝、肾的损害);②近3个月有内眼手术史;③患者有任何影响观察的眼部疾病,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等;④全身或局部正在使用影响试验评估的药物者。

1.4 方法

1.4.1 眼表疾病指数: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中文版(COSDI)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主观症状(畏光、异物感、眼酸胀或疼痛、视物不清模糊、视力下降)、视觉功能(读书看报、夜间开车、看电脑屏幕、看电视)、环境诱因(吹风、干燥环境、空调环境)3方面共12道题进行问卷调查,每项0~4分,眼表疾病指数(COSDI)=全部题目总分×25/参与作答的题目数,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4]。

1.4.2 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结膜囊内点10g/L荧光素钠一滴,眨眼数次,使荧光素钠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在裂隙灯钴蓝光下观察,检查从最后一次眨眼开始,泪膜上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记录间隔时间。该时间如果大于10s可诊断正常,小于10s说明泪膜不稳定,反复测3次取平均值。

1.4.3 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S):研究组结膜囊中滴入1%荧光素钠,观察角膜上皮着染的情况。结合染色情况划分4个等级,分别为0~3分。0分表示无荧光染色点,1分表示荧光染色在5点以内,3分表示荧光染色检查呈丝状或块状的染色物,2分则介于1分和3分的症状之间。最终FLS评分﹥2分即可判定为阳性,FLS评分﹥5分可判定为强阳性。

1.4.4 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Itest,SIT):无表面麻醉,用手端反折5×30mm的滤纸条置于下穹隆部结膜囊的外1/3处,研究对象闭眼5min后取出,记录试纸湿润的长度。小于5mm可以诊断为强阳性,6~10mm可以诊断为阳性。

1.4.5 判定干眼症的方法:根据眼表疾病指数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判断是否为干眼症。研究组的BUT、FLS、SIT结果符合一项强阳性,或者两项以上阳性的患者,也可确定为干眼症患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照干眼症的确诊标准,对四组患者进行干眼检测,并记录结果。在观察组中,病程10~15年组命名为观察组1,病程15(含)~20年组命名为观察组2,病程20年及以上组命名为观察组3,三组患者分别和对照组进行比较。3组观察组的干眼症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 3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干眼症检查结果人数 单位:例

表2 3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干眼症发生率比较

3.结论

观察组干眼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合并干眼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士。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是干眼症的发病因素,并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延长,干眼症发病率升高。

4.讨论

长期高血糖可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引起眼表改变。高血糖状态可直接损伤角膜上皮,引起多种病变(如角膜表面点状混浊、角膜溃疡,甚至是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和复发性角膜病变等)[5]。上皮的屏障功能破坏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对糖尿病性干眼症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角膜上皮损伤后,泪液分泌明显减少[6]。除角膜上皮损伤外,高血糖状态也可导致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下降,分泌黏蛋白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由于高血糖引起泪液渗透压升高,继而引起黏蛋白改变,使泪膜稳定性下降,进而加剧泪液渗透压的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眼表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角膜缺乏血管但富含神经,高血糖可影响角膜神经营养功能,导致角膜屏障完整性的破坏。炎症与免疫也在糖尿病所致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短期的胰岛炎症反应有利于胰岛β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7]。IL-1β、IL-6、TNF-α均参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减少过程,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血清及泪液中的水平均增高。此外,转化生长因子、趋化生长因子、TNF等炎症因子在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和结膜上皮细胞中也呈高表达,由于高血糖所致的泪液渗透压升高激活了核因子κB通路,导致泪腺及眼表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炎症级联反应的启动[8,9]。随着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干眼症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0]。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定期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相关眼表损伤。

猜你喜欢
眼表泪膜干眼症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药膳调理干眼症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