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17 12:19刘思雨李莎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刘思雨 李 欣 罗 婷 王 丹 李莎莎 郎 巍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约2.6亿,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1]。截至2018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2]。失能老年人主要以家庭照顾为主,但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逐渐弱化,已经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顾需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社区开展医养结合的依托能力不足,因此社区服务机构如何更好地满足失能老人社区居家养老各方面的需求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对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做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内五区居家老年人群,每个区随机选择1个社区,排除长期患病住院、有精神障碍及严重听力障碍、在该社区居住时间<6月、不愿参与调查和已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采用由美国Lawton和Brody制定的ADL测量量表,总分>14分确定为失能老年人,其中包括部分失能老年人(14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①失能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月可支配收入、医疗保险类型、患病情况及主要照顾者等基本情况。②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需求情况问卷,包括医疗护理服务、生活照顾服务、情感法律服务和居住设施需求4个方面。

1.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法,经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先后到随机抽取的社区实施现场调查,对调查对象说明此次调查的意义与涉及的内容,得到调查对象的许可后,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根据对方回答内容如实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率和百分比对失能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患病情况、照顾者构成及照顾需求进行描述,应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失能老年人一般情况 本次用ADL量表从1000名老年人中共筛选出失能老年人132人,发放问卷132份,有效收回132份。其中男性59人,女性73人,年龄为(72.48±6.24)岁。失能老年人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失能老年人一般情况

2.2 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需求 见表2。

表2 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需求

2.3 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需求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见表3。

表3 失能老人照顾需求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3.讨论

3.1 根据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本次调查显示,失能老年人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进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医疗护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情感法律服务和居住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首先,失能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其中上门诊疗服务占比69.7%,这可能与慢性病导致失能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和康复有关。对此,应制定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上门诊疗制度,培养相关医疗护理人才,为失能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一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对健康咨询、康复指导和定期体检都有需求,说明失能老年人希望疾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骆焕丽[3]的研究一致,提示我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应重视失能老年人的慢病管理,延缓疾病发展,预防失能老年人因活动受限而有病不治[4]。其次,失能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服务也有较多需求。失能老人对居室打扫(57.6%)、外出陪同(58.3%)和助浴理发(62.1%)需求较多,可能是由于失能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料。希望社区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经济、快捷的生活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再次,失能老年人对情感法律服务也有一定需求。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老年人差,尤其是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等负性情绪,状况更为严重[5]。本研究显示,有54.6%的失能老年人需要聊天解闷等心理慰藉服务。失能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与社会环境接触较少,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重视失能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发挥社区心理医生和志愿者的优势,建立老年人心理支持系统。最后,失能老年人由于身体行动不便,对室内走廊扶手(69.7%)、紧急呼叫系统(62.9%)、无障碍坡道或电梯(58.3%)都有需求。由于被调查的一部分失能老年人住的是多层无电梯房,出行时走廊有扶手,可以方便老年人出门,而坐轮椅出行的失能老年人更需要无障碍坡道或电梯。失能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经常会遇到突发疾病的情况,如果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防止因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引起死亡。建议政府在小区改造工程中,重点考虑失能老年人对居住设施的需求,可以将“互联网+”服务模式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6],优化失能老年人生活体验[7]。

3.2 探索老年人长期社区居家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经济负担 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可支配月收入、医疗保险、患病情况是影响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照顾需求的因素(P<0.01)。患慢性病越多的失能老年人自理能力越低,对社区居家养老需求越多,这与张淼等研究结果一致[6]。文化水平越高的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养老需求越多,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和喜欢尝试新事物[8]。没有医疗保险和可支配月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对社居家养老的需求更多,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9],可能是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价格更低廉、更易获取,同时能够减轻家庭的照顾压力。为了使社区居家养老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失能老年人从中获益,建议政府对相关服务给予补贴,或建立长期社区居家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失能老年人养老经济负担,使老年人安享晚年。

综上所述,失能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建议社区根据老年人健康档案、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本研究结果对失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有指导作用。本研究由于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限制,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失能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未来可以扩大样本量,并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失能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