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在病房实施的护理研究

2021-11-17 12:19刘小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夜班缝隙病情

刘小丰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全面深入开展,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探索如何对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尤为重要。护士排班是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在护理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科学排班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基础[1]。科学合理的排班不仅要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人性化原则以及弹性排班与合理搭配的原则,更重要的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2]。经过多项调查显示,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在病房应用效果良好,该排班模式能保证每个班次双人在岗,做到了定岗、定责、定人,为患者提供安全、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笔者经过近一年的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的病区开放床位30张,实施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前6月病区患者总数为4330人,其中一级护理551人,二级护理2799人,三级护理980人;实施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后6月病区患者总数为4565人,其中一级护理570人,二级护理2895人,三级护理1100人。病区配备护士共有14名(其中护士长1名),职称情况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6人,助理护士1人。学历情况为本科9人,大专5人。护士平均年龄27.5岁,实际床护比为1:0.46,符合卫健委的标准。所调查的患者年龄为24~90岁,平均年龄59.28±4.66岁。

1.2 排班方法 我科于2020年1月至6月采用传统排班模式,期间收集的数据设为对照组,从2020年6月至12月实施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期间收集的数据设为试验组。

1.2.1 传统排班模式(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排班模式进行轮换,主班、治疗班、药班、中班、夜班,一轮一周。

1.2.2 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试验组):(1)排班模式:将护士分为办公室护士和责任护士2类。①办公室护士不分管床位,主要负责处理医嘱、电脑录入、接待新患者、轮上夜班、中班等工作。②责任护士分管固定床位(不上夜班),将病房30张床位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不超过8个床位),由4名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另有1名机动责任护士,在责任护士轮休时,其担任该组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班护士相对固定分管患者,全面负责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固定责任护士管理,包括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病情观察与评估等多维度的照护,实现护理的连续性。③为提高护士积极性,责任班护士与夜班护士一般2月交替轮换1次,护士可以2月不上夜班。④中午与夜间双人值班,加强午间与夜间力量,保证患者安全。(2)具体排班方法:7个人倒夜班(其中有2个中班、1个主班,2个夜班),其余6人上白班(4个责任班、1个机动责任班、1个行政班),白班一般每天有8人上班。

1.3 评价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前后6月的不同排班方式,对患者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进行调查对比。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

2.结果

患者满意度作为终末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始终是管理者最关注的[3]。病房实施责任制包干方式,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使其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试验组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传统排班法与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结果比照 单位:分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护士对患者的关爱是改进护理质量的核心[4]。传统排班模式中,护士要轮流上夜班,白天不在岗,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由多位护士轮流承担,导致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不是很了解。同样,因为没有连续固定护士负责患者,也影响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这种排班模式护士仅仅是完成自己每天的工作量,做不到护理的连续性,更不能满足优质护理的要求。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是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5],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保证了护理的连续性,每个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程全面负责(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因各种班次相对固定,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都非常了解。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责任护士通过严密观察自己分管患者的病情变化、落实护理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样,固定的责任护士通过连续护理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下中午与夜间为双人值班,加强午间与夜间护理力量,保证了患者安全。在最繁忙时段配置最充足的人力,从根本上解决护士的拖班问题和超负荷工作现象,护士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护士心身健康[6]。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模式可最大限度减轻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助于缓解其工作倦怠感[7]。该排班模式责任班护士与夜班护士一般2月交替轮换1次,护士可2月不上夜班,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无缝隙式双班制排班模式既能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夜班缝隙病情
上夜班 升血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雨的缝隙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