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将打造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1-11-17 23:35
食品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市级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为市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合理调控总量,优化配置结构,使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优质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卫健委通过与天津市政府共建,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其间,将推动共建12个医院,分别建设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儿童、传染病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创建血液病国家医学中心。合理设置市级医学中心和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含综合和专科),发挥市级医学中心、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2.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

推进国家级专项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级医学中心、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支持力度。整合驻津和天津市区域内高等学校的医院资源,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

助力“津滨双城”发展,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突出疾病诊疗专业特色。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市第五中心医院建设市级医学中心。推动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推动高水平医疗机构向滨城倾斜助力,支持合作共建大港医院,推动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建设,推进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滨海新区肿瘤医院)建设等。推动滨城相关医疗机构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国家级优势资源对接,推进临床科研工作,支持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及项目备案工作,推进“细胞谷”建设。

4.全面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

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发展社区医院,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有针對性地加强本地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加强门诊和住院能力建设,开展与机构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等服务。提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按照要求开展国医堂建设,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检验检查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检查服务。高质量、高水平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质量。

▲新闻来源: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市级服务体系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JMC:创新机制,联动招商合力助“西兴”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华医疗绿色通道开通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童画·童话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