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研究进展

2021-11-17 14:13李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术后进展

李涛

【摘要】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后期病理表现,是一种良性病理变化,一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考虑到手术会将部分甲状腺组织切除,因此甲状腺的功能受到影响,需要术后预防性给药,以规避疾病的复发问题。本文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学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一些观点,从病理分析、口服制剂、给药时间与剂量、治疗后的促甲状腺素浓度、治疗疗程的研究、不良反应六个部分综而述之,详情见下。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进展

甲状腺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作为该症的常见预后病理变化,在普外科较为常见。流行病学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中国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较好发于成年与女性人群。疾病的治疗,若不加以科学干预,任由结节生长,会导致巨大的肿块压迫食管、气管、迷走神经等部位,还有患者会出现胸骨后甲状腺肿,若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问题、呼吸问题等。当然,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下,有一定几率会导致恶性病变,此时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更加不理想,甚至有致死可能。一般临床建议,越早检出且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及早接受手术治疗能够直达病灶,有效解除患者疾病症状,且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相关手术如“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越来越多患者愿意接受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术中操作,会将部分甲状腺生理组织一并切除,这就导致甲状腺受损。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症疗效好,具备抑制疾病复发的效果。常用于甲状腺手术后。本次研究,探讨促甲状腺素抑制术后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研究现状,望为读者在眩光领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1 对症治疗的病理分析

碘元素为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罹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多数体内表现为碘元素缺乏。有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机体内碘浓度与甲状腺素浓度呈正相关。在这样的生理内环境下,机体甲状腺功能需要保持正常运转,在甲状腺-垂体轴反馈后,垂体前叶被刺激,大量生成促甲状腺素,因此甲状腺组织开始代偿性肿大,产生结节与滤泡。

虽然手术过程直达病灶,但只解决了疾病的“表面问题”,深层次原因,即大量释放的促甲状腺素,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换而言之,若机体术后依旧大量释放促甲状腺素,那么甲状腺组织的代偿性肿大现象仍旧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也是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症用药方案未成为临床共识前,一些学者对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持否定声音的主要原因。

既往有研究证实,在未建立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术中切除甲状腺组织的创伤性越大,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的风险也越高;文中检测发现,由于医源性的组织切除行为,导致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受损,致使体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显著下降,促甲状腺素浓度提升,有力证实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司海燕等人所撰文献发现,患者在接受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浓度减少,疾病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2 口服制剂

现阶段,临床主流的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口服制剂有甲状腺素片与人工合成的左旋甲状腺素片。前者主要是经由羊、牛、猪等动物的甲状腺体,经生物技术制成,包含的主要成分为T3与T4,其不足之处在于成分的剂量不够准确,同时给药的半衰期较短,因此往往需要患者一日内多次用药,给药较为繁多,患者可能难以接受,最终导致用药的依从性下降。后者在剂量方面稳定,能够经由人的新陈代谢,实现T3与T4的生理平衡;同时该药拥有较为理想的半衰期,长达7日,血药浓度易于控制,科学用药下,一般能够帮助机体促甲状腺素分泌恢复至正常的内源性分泌状态,疗效理想。

不过遗憾的是,笔者在查阅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时,暂未发现甲状腺素片与人工合成的左旋甲状腺素片两药的疗效对比。而刘峰等人在其研究中统计得到,经人工合成的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患者疾病复发率仅为4.44%,较之未采取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对照组更低(23.33%)。段凯敏]以甲状腺素片治疗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取得最终疗效达62.79%,不良反应9.30%。刘进在其研究中总结得,经为期1年的随访,最终50例患者中,11人最终疾病复发。但刘氏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还加用了中药汤剂,发现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3 给药的时间与剂量研究

现阶段,临床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针对手术后该如何决策给药时间与给药剂量,学者们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许军等人研究中发现,术后第4日,全甲狀腺切除术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水平过表达(相较于正常值);而术后第5日,机体T4、FT4浓度低表达(相较于术前);术后第7~14日,甲状腺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者的促甲状腺素水平逐渐超过标准值范畴,而T4、FT4浓度在该时段也出现降低趋势。基于这一发现,许氏等人认为,针对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可在术后第3日使用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而针对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者,可在术后第6日使用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朱昕等人观察1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术后最佳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时机,研究人员在手术首日即给药,最终观察组的术后1年期疾病复发率仅1.82%,术后2年期疾病复发率在3.6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09%与18.18%。

关于给药剂量,张福寿等人在患者术后次日,指导患者口服左甲状腺钠片,初始剂量25μg/d,并25~50μg/次升剂量,14d/次,最终剂量维持在50~200μg/d。刘峰等人进一步细化患者的用药剂量,为无基础病的绝经前患者设置的初始剂量为50~100μg/d,为无基础病的绝经后患者设置的初始剂量为25μg/d,若为老年患者,且合并基础病,起始剂量设置为12.5μg/d,并以1~2周为一个升剂量周期,12.5μg/次。经科学的药物干预,最终患者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维持在4.44%。

4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后的促甲状腺素浓度

如今,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科治疗后的疗效,获临床广泛认同。但有关科学给药后,患者促甲状腺素水平的治疗标准存在不一致的声音。以往有学者认为,促甲状腺素低于0.2mIU/L甚至越靠近“0”,患者术后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复发风险越低。但最近有研究发现,当促甲状腺素水平处于标准值水平线略下处,患者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预后。

还有学者提出,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主要针对人群为中青年患者;针对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采取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这类人群促甲状腺素与甲状腺素水平维持在标准值区间内即可。目前临床较为缺乏针对老年男性与绝经后女性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剂量与对应疗效的对比研究,未来需要在该领域继续投入更多的关注。

5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疗程的研究

探寻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理想的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方案,一来有助于为患者争取理想预后,二来能够尽可能地缩减治疗周期,减轻患者治疗负担的同时,降低长期不必要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加重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关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给药时间的研究,发现不同疗程对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存在差异。刘峰等人研究中发现,给药1年与以内与给药1~2年的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风险差异显著,以给药时间长者风险更低。但关于给药1~2年与给药2~3年患者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提倡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1~2年内接受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最为理想。当然,也有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经过1~2年的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后,还需继续接受小剂量的持续治疗。这是由于该症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学者认为,针对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单侧腺叶切除的患者,在上述1~2年常规给药后,还需接受长期低剂量的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能够更好地避免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6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

有学者研究提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提供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患者易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问题,进而诱发骨折;还存在房颤、肌无力等不良反应。有学者发现,年龄越长的老年患者,尤其女性,髋部、椎骨骨折发生率越高,这与患者促甲状腺素水平偏低有关。

7 小结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临床一类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后提倡为患者提供科学的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要注意规范患者的用药疗程,注重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证科学剂量,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结节性甲状腺肿问题复发。目前国内关于此类患者疾病复发的预防性给药研究,仍旧存在许多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的内容,如具体疗程、药物治疗起始时机等。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领域的研究,健全对该领域的认识,争取更加安全、高效地解决患者预后问题。

参考文献

[1]侯梦琦,李芳,孙辉. 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再认识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20,39(3):226-230.

[2]单新平,宋丽影,李玲.夏枯草颗粒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708-3711.

[3]韩婧,康骅.甲状腺癌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7):894-897.

[4]张永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2):248.

[5]桂树虹,黄东勉,李俊驹,等.针灸配合滋阴补肾兼化痰祛瘀法在海南省高碘饮食致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防治作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2):170-173.

[6]金鑫,夏景顺.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4):673-675.

[7]司海燕,田甜,王国庆,等.平消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9):1804-1807.

[8]刘峰,姚晓军,元敏.左旋甲状腺素片个体化治疗在预防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91-93.

[9]段凯敏.小金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4):60-61.

[10]刘进.中药配合甲状腺素片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173-174.

[11]许军,李朋,肖光雄,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时机的选择[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2):206–209.

[12]朱昕,周默.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TSH抑制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150-151.

[13]张福寿,李青松.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后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53-56.

[14]徐岳.左旋甲状腺素钠联合小金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J].上海医药,2019,40(6):27-28,58.

[15]王路,张刚.夏枯草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910-2913.

[16]高福兰,王世飚,杨艳丽,等.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7):3007-3009.

[17]桂瑞华.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时机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70-72.

[18]高福兰,王世飚,杨艳丽,等.小剂量左甲腺素钠片联合瘿瘤消散汤治疗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8,38(2):167-170.

[19]马丽状,王丽静,毕红玲.左旋甲状腺素片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11):70-72.

[20]张二兵.左甲状腺素钠片与131I放射性核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甲亢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236-3238.

猜你喜欢
术后进展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