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效果分析

2021-11-18 11:53景红霞蔡喜琴
矿山测量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业区兰州市兰州

景红霞,蔡喜琴

(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对老工业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冯安煜[1]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兰州市老工业区住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尚勇敏等[2]的《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互动机制及优化路径—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李盼睿[3]的《基于城市文化振兴的兰州七里河旧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等对老工业区的更新研究做了大量分析,力求探讨出最完整的改造策略和思路。钱进[4]的《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监测》、赵向阳等[5]的《利用地理省情监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以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为例》、林惠珊[6]的《基于地理国情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监测》等利用地理国情数据对某一老工业区的现存环境及搬迁改造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为老工业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位于西北省会城市的兰州市七里河老工业区形成于“一五”时期,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于2013年开始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7]。经过几年的发展,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效果如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力求为评估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振兴老工业区经济、改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撑[8]。

1 研究区概况

七里河老工业区是兰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七里河老工业区位于兰州市中心城区中间地带,在七里河北街以西,穴崖子以东,武山路以北,南滨河中路以南,占地约10.2 km2,约占兰州城区总面积的7%。七里河老工业区范围如图1所示。

2 数据情况

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有:七里河老工业区2013~2018年0.61 m分辨率Quickbird遥感影像数据、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兰州市城镇地籍成果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七里河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七里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3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2018年遥感影像、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城镇地籍数据,整理提取了2018年地表覆盖和用地性质数据;基于2013年遥感影像,参考2018年地表覆盖和用地性质提取成果,通过遥感解译以及变化发现技术,提取2013年地表覆盖和用地性质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表覆盖和用地性质变化分析,客观评价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监测流程图

地表覆盖数据分类体系按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9]的一级类进行划分,共 8 类,由于七里河老工业区内几乎没有荒漠与裸露地表,所以实际地表覆盖监测时只对7类地表监测。

用地性质数据分类体系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0]中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划分,实际数据划分过程中,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工地,由于缺乏相关资料支撑,仅从建设痕迹很难明确其用途,所以根据实际需要,本文在国家 8 大类标准的基础上新增了第 9 类“其他”,共9 类。分别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其他。依据用地性质数据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特点,建立两者对应关系,通过关联并参考城镇地籍数据、规划资料等,进行2018年用地性质数据的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2013年遥感影像数据、城镇地籍资料和地名地址数据,开展2013年城市用地性质数据的提取。

4 监测结果分析

4.1 地表覆盖变化分析

根据2013年和2018年七里河老工业区地表覆盖数据,获得地表覆盖各类用地面积及其变化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2013年老工业区房屋建筑(区)和构筑物两类面积最大,分别为5.04 km2和2.02 km2,占七里河老工业区总面积的49.3%和19.8%,林草覆盖占12.65%,铁路与道路占11.94%,人工堆掘地占5.89%。2013~2018年面积变化量最大的地类是人工堆掘地,从2013年的0.6 km2增加至2018年的1.56 km2。除人工堆掘地和水域外,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和构筑物地类面积均减少,说明老工业区对于搬迁完的厂区正在大规模的建设改造阶段。

表1 2013~2018年七里河老工业区地表覆盖情况统计表/m2

从地表覆盖变化区域来看:七里河老工业区地表覆盖变化最集中的区域是兰州高铁站周边和兰州老街项目建设区域,主要是种植土地、房屋建筑(区)、构筑物、铁路、人工堆掘地之间的地类转变。种植土地转为人工堆掘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马滩区域,位于七里河老工业区西北边缘,随着城市用地扩张,由种植土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房屋建筑(区)转为人工堆掘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七里河老工业区已搬迁完的工厂厂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是兰石集团。铁路转为人工堆掘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兰州高铁站周边(兰州西站改造)和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周边(企业铁路专用线)。

4.2 用地性质变化分析

根据2013年和2018年用地性质数据,统计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具体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8年七里河老工业区城市建设各类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最大,为3.26 km2,占老工业区总面积的32%;其次是其他用地(建筑工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分别为2.06 km2和1.80 km2,分别占老工业区总面积的20%和18%。

表2 2013~2018年七里河老工业区用地性质情况统计表/km2

2013~2018年间七里河老工业区在用地变化总体上为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及公用设施用地缩减,其他用地(建筑工地)、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增加。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缩减超过50%,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增加超过300%。根据兰州市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划,七里河城区定位为区域商务金融、会展、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由此可见,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相关项目实施与规划目标一致。

城市建设布局方面,七里河老工业区用地性质变化最集中的区域是兰州高铁站及周边的兰石集团。兰州高铁站2013年和2018年影像对比如图3所示,兰州高铁站在原兰州西站货场用地上建设而来,改建后由原来的货运功能为主转变为客运功能为主,从区域型枢纽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兰石集团2013年和2018年影像对比如图4所示,2013年兰石集团所在区域还是大面积的厂房用地,随着兰石集团“出城入园”迁至兰州新区的搬迁改造工作的实施,2018年已将所有生产单位全部搬迁至兰州新区,原址已开发成由高档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商务办公、总部基地、慢商业街区、品质人文住宅等构成的大型中央商务区,面积约1 km2,从用地性质变化上主要体现为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城市道路)等。

图3 兰州高铁站影像对比图

图4 兰石集团影像对比图

5 结 语

本文对兰州市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1)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促进了七里河老城区的转型升级。其城市用地中工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大幅增加,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中心城区的交通、服务、商业和居住功能,吸引更多的人向中心城区聚集,促进城市居住和生活空间的改善。

(2)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有助于缓解兰州城市交通拥堵压力。七里河老工业区位于兰州市区中间地带,是连接中心城区城关、西固和安宁的主要通道,有 4 条企业铁路专用线穿梭于狭窄的城市中心区域,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兰州高铁站及配套公交枢纽站,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在铁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两个方面,改善了兰州市主城区交通状况,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3)七里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有助于提升兰州市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兰州西站货场新建成兰州高铁站,工业区腾退为商业、服务业、住宅用地,道路改扩建,城市广场与绿地增加,老工业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兰州高铁站周边为代表的全新的现代化城市景观显现,逐步趋向成为兰州中心城区商务金融、会展、文化体育中心。

猜你喜欢
工业区兰州市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优秀书画作品选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滨海新区轻纺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