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21-11-18 01:37赵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赵艳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教育行业发展迅速,数学学科的要求并不仅仅限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关注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知识水平,也关心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后,能否将其运用在实際生活当中。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知识源自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活化的元素适当地融入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具体化,与实际生活问题建立起联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生活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之后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和策略

引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数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个方面,严谨的思维逻辑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港湾,小学是学生启蒙的第一阶段,数学教育的生活化需要从小培养。对此,笔者将对如何让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进行研究,以此帮助小学数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成绩尤为注重,让学生放弃很多休息娱乐的时间去参加补习班,导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被拉远。为此在小学阶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1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思维能力等发展尚未完全,如果教师只是通过灌输的方式讲授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理论知识,学生自然就难以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数学知识本就是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融入生活素材,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而且当学生知道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们就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升。所以,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提升小学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价值的不二法则,同时对提升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1有利于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学习主要建立在数的认识基础之上。就拿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来作为例子,一些教师在教学生写数字的时候,会告诉学生“一像一个小筷子,二像一只小天鹅,三像耳朵听声音,四像一面小红旗……”这类口诀。不难发现,这些数字都被老师转化成了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这种联系方式,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这些数字。并且,通过这种用生活中具体物象来模拟数学当中的一些数字、符号等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运通数学视角去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掌握了这样的本领之后,学生在生活当中再看到一些和数学有关系的物象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数学当中的某些符号、数字、原理等。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想让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首先就必须要加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小就觉得数学和学习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习惯这种把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

2.2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通过数学生活化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加减法及乘除法,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模拟“菜市场买菜”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分成买家和卖家:“买一瓶水2元,买家买了8瓶水,给卖家50元,应找回多少钱?”在这种简单的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不一样的课堂乐趣,还能迅速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从旁观察,辅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进而总结出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究解决方法。

2.3创设优良教学情境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我们需要关注良好教学场景的创建,引导学生主动对数学文化知识所存在的潜在魅力进行感知。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讲,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基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在人类的文化与认知体系当中,数学这一学科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传授时,教师需要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开展基础性教育活动时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创建好优良的教学情境,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时,促使科学与人文教育能够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对数学学科的魅力进行感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信心,为小学数学教学品质与效率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4趣味教学法的运用

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是存在符号区分不清的情况。比如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不清、加号和乘号区别不清等。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大于号、小于号的开口朝向的话,学生掌握的效果还是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生活化教学,也可以赋予这些数学符号一些人的情感和行为,让学生通过人的情感和行为去了解知识,印象自然就会更加深刻。比如:当35和31进行大小比较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因为35比较大,所以大于号不敢用屁股对着它,而31比三十五小,所以大于号就看不起它,用屁股对着它。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忽然觉得大于号也是有情感的,所以在以后进行大小比较的时候,谁比较大就会受到大于号的尊重,正面对着它。谁比较小,就会受到大于号的轻视,不会用正眼瞧它,所以背对着它。这种生活化的形式,相比于简单的生活场景营造、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这类办法,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也把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到了生活情感注入的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课程,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采用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以及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杰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13(4):109-113.

[2]顾建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136+138.

[3]乔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新课程研究,2011.

徐州市青年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