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邻近两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超标差异调查分析

2021-11-19 09:53齐林嵩王雪峰吴腾云杨庆红邹志康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屈光度屈光基线

齐林嵩,姚 璐,王雪峰,唐 燕,赵 琎,吴腾云,杨庆红,赵 晨,邹志康

近视超标始终是限制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成飞的主要因素[1-2]。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选拔学生入校时屈光度均处于正视范围,但由于高中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发生近视[3]。调查显示,不同青少年航空学校近视超标学生比例有所差异,但具体原因尚待研究[4]。本研究旨在调查邻近两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超标情况,分析其差异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调整近视防控策略,减少因近视导致优质生源淘汰比例,保障未来军事精英飞行员的良好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2017级参加空军招飞医学选拔定选邻近两省(A省、B省)的学生共200人,均为男性,年龄16~19岁,其中A省87人,平均年龄(17.6±0.5)岁,B省113人,平均年龄(17.7±0.5)岁,两省学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44,P=0.1804)。本研究获得参检学生口头和书面知情同意,经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

1.2 检查方法

1.2.1 检影验光检测 学生检影验光前双眼先行0.5% 托吡卡胺(日本参天株式会社,J20150137) 扩瞳,1次/5 min ,每次1滴,共4次。闭眼休息20 min后使用带状光检影镜(Professional Combi,Keeler Ltd,英国)于暗室内检影[5]。所有学生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测量,并记录结果,计算等效球镜屈光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 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2。所有学生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将学生入校前招生医学选拔时的屈光度定义为基线屈光,基线SER=基线球镜屈光度+基线柱镜屈光度/2;根据招飞定选医学选拔时的屈光度判断学生是否近视超标,近视超标定义为SER<-0.50 D。招飞定选与入校前招生选拔的间隔时间为3年。

1.2.2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填写对象为参加定选的学生。问卷为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年龄、父母近视、上学日读写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用眼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等[4]。要求学生现场填写,及时回收,共收集有效问卷156份,其中A省69份,B省87份。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rism V6.0c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省学生的近视超标率及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省学生的基线屈光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屈光及近视超标情况比较 两省学生基线SER、招生时基线SER≤0 D、≤+0.25 D、≤+0.50 D的学生比例未见明显差异(表1)。A省学生近视超标率显著高于B省(表2)。

表1 两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基线屈光情况 [例(%)]

表2 两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超标情况 [例(%)]

2.2 近视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省上课时间≥10 h/d、户外活动时间<80 min/d、读写距离<30 cm学生比例均显著高于B省(表3)。

表3 两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影响因素比较[例(%)]

2.3 A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近视超标学生18人中,收到有效问卷13份;非近视超标学生69人,收到有效问卷56份。通过问卷调查,近视超标学生基线SER显著低于非近视超标学生,且基线SER≤+0.25 D、≤+0.50 D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非近视学生(表4)。

表4 A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分析[例(%)]

2.4 近视超标相关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影响因素及临床认为可能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周户外活动时间≥9.3 h和较高的基线SER是近视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表5)。

表5 两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超标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近视是导致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招飞医学选拔中淘汰率最高的项目[6]。中国空军和教育部联合成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是为提前培养飞行精英,但学生由于近视超标而淘汰的比例始终居高,故近视防控是目前提高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成飞率的关键环节[7]。本研究调查发现,A省学生的近视超标率显著高于B省,读写距离过近、上课时间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短可能是导致近视超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较长的户外活动与较高的基线屈光是近视预防的保护性因素。

户外活动时间对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作用已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被广泛证实[1,3,8-10]。课题组前期已在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2~3年的研究中表明,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多,近视性屈光进展程度及近视发病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 h/d的户外活动时间最为显著[1,3]。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项1年期的研究,每天2次额外的20 min户外活动计划将近视的发病率降低了50%[8]。另一项台湾南部郊区的干预研究显示,每天户外活动80 min,1年后近视发病率明显下降(8.41%vs17.65%)[9]。一项Meta分析提示,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增加1 h,那么可使近视发病率降低2%[10]。本研究中A省学生户外活动时间≤80 min/d的比例显示高于B省,同时多因素分析也提示较高的户外活动时间对预防近视有保护性作用,说明近视超标与户外活动时间的整体偏低密切相关。

近距离的读写习惯是导致近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1,3,11-14]。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同样发现,近距离读写每天>4 h、读写距离<30 cm、上课时间每天>8 h是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1,3]。一项Meta分析显示,相同工作距离下,每周近距离工作增加1 h,近视发病率即增加2%[11]。本研究中A省学生上课时间过长可能伴随近距离阅读时间的增多,同时读写距离过近的学生比例较高,可能也是导致其近视超标率偏高的原因。

本研究进行了A省学生近视超标影响因素的内部分析,结果显示,近视超标学生与非近视超标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读写时间等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但近视超标学生的基线屈光明显偏低,且绝大多数(83.3%)不高于+0.50 D,多因素分析提示较高的基线屈光是保护性因素,这些结果也与之前的研究相似,基线屈光过低与近视发生率偏高密切相关[1,3,15]。

通过A、B两省及A省内部的近视超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A省学生整体较B省的户外活动时间偏低,且近距离读写习惯不良率高,但自身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基线屈光较低有关,故这些结果可能提示,基线SER不高于+0.50 D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那么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不同基线屈光的学生分别需要多少户外活动时间为近视控制的最优比,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为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近视防控策略制订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比邻近两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近视超标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因素发现,在高考成绩和近视防控同样重要的前提下,A省学校的近视防控策略重点需放在协调分配上课读写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上[16],确保学生每天2 h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基线屈光不高于+0.50 D的学生。

猜你喜欢
屈光度屈光基线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纯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仿真检测系统设计
近视性屈光参差病因学与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新版GAMIT10.70解算GPS/BDS基线精度对比分析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
眼的屈光参差及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