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特色

2021-11-19 15:51王彩霞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短句老人与海海明威

王彩霞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根据真实经历所写出的一部著作,其中的描写极具语言艺术特色,因而得到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该部作品的语言艺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作品《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分析

作家海明威所写的小说《老人与海》是一直到现在都广受人们喜爱的一部作品,其创作灵感也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海明威曾经生活在古巴地区,在当地结识了一个名叫格雷戈里奥的渔民,而故事中的桑提亚哥经历正是渔民的切身经历。1930年的一天,海明威与渔民共同乘船出海,遇到了一条体积庞大的鱼,当时经历了一番艰辛,同时也遇到了鲨鱼抢夺大鱼,海明威与渔民返回后,大鱼仅剩下一副鱼骨,正因有了这个经历,海明威创作了《老人与海》,将自身的情感赋予到作品当中,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塑造了桑提亚哥的形象,描述的故事场景也十分生动,因此,该部作品一出世就获得了很多好评,这也成为了海明威一生中最好的一部代表作品。《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同样在古巴地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民,他已经连续84天出海却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发现了一条大鱼,但在捕鱼的过程中与鲨鱼进行了一番搏斗。老渔民在没有食物、失去武器的情况下仍旧奋力抵抗鲨鱼的攻击,最后,大鱼被鲨鱼吃光,鲨鱼也因此或死或伤,老渔民只带着一副鱼骨安全返回岸边,与小男孩讲述自己的经历,在整部小说中,充分体现了老渔民坚韧的精神以及勇敢的品质。

二、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语言艺术特色解析

(一)真实简洁的口语表达

作家海明威所创作的作品《老人与海》,之所以备受欢迎离不开其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特色,其中最为明显的语言特色就是整篇作品采用真实简洁的口语进行表述,有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的,这种表达语言使整篇作品的风格更具真实感,阅读起来也极为自然,能够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真实场景,使读者阅读体验效果更佳。根据《老人与海》内容的背景可知,作者所设定的人物所在地区为古巴地区,而在这个地区,许多人用西班牙语进行交流,因而海明威在描述时也运用了一些常用的西班牙语,比如“Dorodo”,或是“La”,这使得故事中的人物变得更為真实和生动。

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与传统书面用语的描写方式相比,更容易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当中,同时也使故事情节紧凑,因此,海明威在创作该部作品时,并未运用过多的人物背景描写及环境描写,而是运用口语化的对话场景灵活转换,使整个故事得以更加完整。另外,简洁、真实的语言表达也存在着许多留白之处,未细致描写的地方可以让读者展开自由想象,营造出《老人与海》的独特语言风格。

(二)动词及名词的灵活使用

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特色,不难发现描述语言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名词和动词。事实上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都会运用大量名词和动词,其作用是烘托整个故事的氛围,使人物形象被描绘得更为细致。而在《老人与海》这篇作品当中,存在着大量名词和动词的灵活配用,这些词汇的使用使老渔民的形象更为突出,处事态度更为明了,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同时也能够让读者对故事的理解更为深刻。

例如,故事中对老渔民与鲨鱼的勇敢斗争运用了许多动词,且使用的十分贴切,且恰到好处,比如:老渔民抓住鲨鱼后将其“拴”在船的端部,而在日出时间,他感受到吊绳的拉力稍微松了一下,随后他使用右手轻轻往回“拉”,再将绳子牢牢“拽”住,这些动词都使整个故事场景仿佛映跃眼前,呈现出渔民打鱼的真实场景,也侧面表现出桑提亚哥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关于《老人与海》中名词的运用也十分灵活,其中包括多种鱼类名词,如“大马林鱼”“沙丁鱼”“灰鲸鲨”以及“海豚”等,这些名词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让读者对情境中的物象有更明晰的了解,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实际生活中的对应物体,构想出更为真实的场景,避免读者对情节的想象还原过于偏离现实。除此之外,故事描写还运用了大量的动名词结合,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且十分连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增强也有很大帮助。

(三)修辞性语言的巧妙运用

修辞性语言是小说描写中最为常用的手法,修辞的效果可以使读者的阅读体验进一步升华,也可以引发读者对内容的深度思考。在《老人与海》当中,除了利用多种语言表述技巧将人物背景、情节及人物心理等刻画出来,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性语言来点缀重要的故事内容,进一步展现出故事的风采,具体运用的修辞性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比喻修辞,在《老人与海》故事中,作者多次运用喻体,使文章的丰富度进一步提升,避免因反复使用相似名词而使读者产生阅读上的倦怠感,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层次,比如:作者对老渔民捕获大鱼时的描写,用“棒球棒”“小山”等喻体来表述大鱼,也突出了大鱼体积较大的特点,这种比喻修辞使故事刻画得更为生动;在老渔民回忆酒馆过往经历的过程中,作者也运用了比喻修辞,他运用“小岛”这一喻体来比喻聚集到一起的马尾藻,而这些马尾藻在随风摇摆的过程中,又被比喻成黄色的毯子,这些修辞性描写体现出语言独特的感染力,也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直观展现出故事内容。

二是象征修辞,《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修辞描述,主要体现在作者对老渔民热爱大海以及在海上的捕鱼经历描写,象征着整篇文章的价值观与情感。同时,老渔民在长期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捕了一条大鱼,通过对其喜悦感的深刻描写,凸显“人生虽然艰苦,但总会有希望”的象征意义。这些描写都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有着很大帮助,使其勇敢与不服输的精神留在了读者心中。另外,对老渔民心理描写的部分,强调了小男孩是老渔民捕鱼的动力,也具有着让读者进一步思考的价值。

(四)反复性语言的合理运用

在文学作品当中,反复性的语言词汇有着强调作用,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作者海明威也合理地运用了许多反复性词汇来进行描述,使老渔民桑提亚哥的情感与价值观更加清晰、着重地表达出来,以便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心理,体会到主人公在捕杀大鱼时的心情。

例如,在描述老渔民外貌时,海明威曾描写其两腮存在着褐色的斑块,其后又在描写中,重新提到老渔民的斑块向下蔓延,布满了两颊位置。这属于反复性语言的运用,通过反复提及外貌特点的描写,使读者的脑海中对老渔民的形象有了深刻印象。同时,其描述存在差异,也不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繁琐感,文中还反复描述了老渔民的眼睛像海水一样蔚蓝,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也点明了老渔民与大海之间的隐含关系,为后续老渔民勇斗鲨鱼、保护自己的情节做铺垫。

(五)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运用

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运用,进一步体现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深层语言艺术。海明威在实际描写中,多采用长短句交叉配合的形式,这能够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整个小说的完整性。根据对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分析得知,若是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每个词句单次数量超过25个的情况,则句式为复杂句式,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理解含义困难的情况,进而产生疲倦感,因而在《老人与海》中,作者主要是以简单的短句为主,长句作为传达故事深刻意境来配合短句,使语言的表述既不会十分简化无内涵,也不会难以理解,比如文章描写中经常运用的短句包括“yes”“why not”“I remember”等等,使得许多文章内容不赘述,同时,使用短句的部分明显要高于长句,这也会体现出整体语言表达的合理性,构建出独特的故事风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海明威著作《老人与海》的故事创作背景及语言艺术方面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由本文分析可知,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语言艺术特色包括:真实简洁的口语表达、名词及动词的灵活使用、修辞性语言的巧妙运用、反复性语言的合理运用、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运用。

猜你喜欢
短句老人与海海明威
《老人与海》(节选)
短句,让表达更丰富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