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省级党报创新经济报道浅析

2021-11-20 23:30王忠先毕玮琳
新闻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王忠先 毕玮琳

【摘    要】从小切口、大主题入手,提高经济新闻报道质量,讲好经济发展故事,是新时期纸媒尤其是省级党报突出重围的路径之一。要做到这一点,省级党报必须在加强策划的前提下,关注读者需求,以小见大讲好百姓民生故事,弘扬经济主旋律。

【关键词】媒体融合;大主题;创新发展

媒体融合时代,省级党报报道面临创新发展的压力,从小切口、大主题入手,进一步提高经济新闻报道质量,讲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经济故事,是新时期纸媒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

一、加强策划,是从小切口、大主题入手,讲好经济发展故事的重要前提

小切口、大主题又称焦点展开结构,这种结构适合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或宏观报道,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新闻结构模式。这种写法在开头往往会设置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的焦点,有时是描写一个情节、人物、场景,有时是描述一件趣事或是设置一个悬念。这种开头,通常会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其中蕴含或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主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够起到引起读者兴趣和关注的作用,然后经过过渡段,在主体部分报道新闻事实。结尾要照应好开头,以便达到让读者回味无穷的效果。

只有不断增强省级党报经济新闻的策划能力,才能更好地从小切口、大主题入手改进经济新闻报道。媒体融合时代,媒体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要创新发展,提高报道质量,就不能不从强化策划上多下功夫。出彩的策划,往往能带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能使稿件更加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只有事前经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搞好策划,才能找准问题的关键,深入发现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使报道内容有深度,抓问题、提观点紧扣读者需求、慧眼独具。这不仅需要媒体记者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素养,熟悉政策,同时还要求记者当有心人,时时关注有价值的线索,进而形成优秀的采写策划方案。好的新闻策划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笔者在2020年1月21日《吉林日报》要闻版中发表的题为《敲下定音锤 吃下定心丸 吉林市助推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报道,第一部分的开头描写了舒兰市欣雨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异地网上办理营业执照业务的场景。公司注册地在舒兰市,主要业务和业务人员都在长春市,公司业务员在网上只用了不到一小时,电子版的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就审核通过了,这让她惊喜万分,大老远的不用来回跑简直太方便了。这样的开头用的是场景介绍,增强吸引力。结尾部分介绍了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的一组数据,照应了开头,让报道更有说服力。

按照报社编委会以及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吉林日报》要闻版在报道吉林市助推民营经济大发展这个话题时,我们在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采访方案的前提下,对舒兰市政务大厅、吉林市船营区的金融机构,以及位于南部新城的筑石集团、吉林经开区吉林康乃尔集团进行了采访。按照策划时的要求,这篇报道采用了“小切口、大主题”写法,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吸引读者,增强影响力。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报道获得了第29届吉林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省级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要想出新出彩,就必须在强化策划上下功夫。要时刻关注新闻热点,紧扣百姓关心的话题,精心设计采访路径,以及新闻呈现手法、表现形式,努力做到高点站位、关注民生、说理清晰、通俗易懂,能够较好地展示出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有了这样的高质量采写策划,就不难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稿件,有效提升省级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社会影响力。

二、关注读者需求,以小见大、讲好百姓民生故事

(一)关注读者经济生活需求,多从百姓身边小事入手

经济新闻报道必须接地气,让人愿意看、看得进去、看得信服,也就是说能入脑入心。经济生活包罗万象,宏观经济走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是党报经济新闻记者所应关注的。与此同时,读者是媒体服务的对象,记者有责任让报道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让大众喜闻乐见,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努力报道好与读者日常生活关联的人和事。这就要求记者深入了解百姓的经济生活,说百姓話,讲百姓事,善于从微观角度看宏观,不仅会写宏观的大主题,还要擅长说百姓身边小事里的大道理,尤其要善于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2020年6月1日《吉林日报》社会版上有一篇题为《“三长”联动:解难题 治“顽疾”》的报道,第一个小标题下的开头部分是绿园区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里“三长”们与社区居民间关于清理杂物问题的一段对话。从清理杂物对话切入讲“三长”联动故事,也是小切口、大主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此吸引读者把整篇文章读完。这篇报道随后对话题进行了展开,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并对绿园区“三长”在督促居民清理楼道杂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肯定。这种故事化开头的写作方式,让读者对所要表现的主题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这则新闻在微信公众号、网站、移动终端等平台发布后,引发了读者对此事的进一步关注和热议,提高了报社的威信和声誉。可见,在媒体融合形势下,省级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也可借助网上回帖留言以及评论互动等来引发读者对话题的关注,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报道。

(二)深入发掘经济生活,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各媒体无不在努力展现各自的比较优势,传播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花样不断翻新。大家的想法归根结底都是一条,那就是打造自己的独门绝活,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进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众所周知,深度报道是纸媒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省级党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其不断做大做强,让其在大众传播领域花开分外红。

突出深度报道,是《吉林日报》新一轮改版的显著特征。新开设了“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等专栏,刊发了《绿色发展 风光无限——白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纪实》《统筹兼顾 精准对接——全省项目中心推动项目建设纪实》等一大批深度报道,这些稿件主题重大、调查深入、解读权威。新专栏内容分量重,写法鲜活,彰显了省级党报纸媒的传统优势,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各专版专刊也都努力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将其作为版面主打稿件,搭配言论、背景介绍、图片等内容,每期重点突出一个主题,优势配备版面,灵活搭配多种报道形式,提升了经济报道专版的深度和分量,同时也较好地实现了与可读性的结合。改版后的《吉林日报》经济类专版,刊登了许多贴近百姓生活的深度报道。像《全新的产品 全新的演绎——“到吉林‘森呼吸·千人跨省游首发团”活动亮点回眸》《东北再担保梅河口办事处——扛起担当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报道,尽管都是大主题,但运用了讲故事的手法,设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前讲故事这种写法在都市报中运用得较多,如今,省级党报也一改刻板面孔,将鲜活的故事呈现给大众。

深度报道不仅要想百姓所想,紧紧把握新闻热点,说明白是什么,同时要实实在在地回答好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这是平面媒体的优势,平面媒体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

三、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用讲故事等方式增强可读性

讲故事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叙述形式,引入新闻报道中无疑会增强可读性。顺应读者的阅读偏好,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宏大的主题是一种写作技巧。巧妙地运用这一点,对相对“抽象枯燥”的经济报道来说尤为重要。2020年7月7日《吉林日报》社会版有一篇题为《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的报道,第六段开头是这样写的:“今年80岁的宋玉春奶奶也是东安屯老居民了。据老人介绍……”借老人之口,让人们对东安屯的历史脉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实,在深度报道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散文手法、对比等,也都是小切口、大主题式写法的表现。为了让读者爱看,就要让原本乏味的经济新闻报道生动起来,让经济道理通俗易懂。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新闻在省级党报中的地位和所占比例有了明显提升。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相关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以小切口、大主题等表现手法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把省级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做得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更有公信力。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