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

2021-11-20 02:58朱昕祺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对物质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逻辑性和实践性.物理知识都是经过大量实验分析总结出来的,文字严谨、科学性强,教师想要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着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对物理的相关概念知识深入了解,对物理规律的发现方法有所认识,最终为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固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65-02

随着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迫使我国教育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新的课标在物理教学中,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长期以来,初中的物理教学都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既不符合物理学科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宗旨,也无法培養出推动物理学科进步的人才.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人才创新性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对人才创新的需求.同时,物理学科是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深度,学生大量的理论灌输,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去看待事物,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一、简述创新思维

在人类崛起的历史中,对思维的研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不同的学者都对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定义,但不论从何角度来讲,思维都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映照,思维形成的过程是在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其灵活性、创造性、逻辑性等都非常强.

创新从词汇的起源来讲,是从拉丁文演化而来的,其主要是对没有的事物.借助创新,制造出来.而创新思维就是摆脱传统的思维束缚,打开自己的思维盲点,从新的角度和方向,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人类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生而就具有创新思维,只是每个人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同,从而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在对创新、创新思维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与物理学科研究的本质是一致的,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事相关的思维活动,最终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物理学科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当前的教育在重视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扎实的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具体的要求,使得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开发学生的物理天赋,活跃学生的物理思维.

同时,面临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才不仅体现在大量的知识积累上,还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上,只有借助创新思维才能突破固化的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初中物理探索世界的过程是一样的.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更加开放、自由,借助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可以使得教学的整个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心态更加平和,更加尊重学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借助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和技能,也促使学生美好品质的形成.

三、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探索

1.借助兴趣,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初中学生可塑性强,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都有巨大的好奇性和积极的探索欲,教师在学生最初接触物理学科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然而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面对知识的抽象,课堂的枯燥,学生很难专注学习物理知识,教学效果提升的也不明显.而在兴趣和创新思维的教学引导下,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释放,参与度大为提升,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兴趣教学中,能够极大地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寻坎儿井工程的原理视频,让学生观看.之后,带领学生做两个实验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个是手上涂抹酒精;另一个是分别观察温度计在酒精内外的温度数值.教师借助视频和两个小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借助疑问引起学生对本节课探索的欲望.之后,教师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如酒精涂抹到手上是什么样子?过了一阵又发生了什么?手上有什么感觉?温度计在酒精内外的数值一样吗,为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气化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之后结合教材的概念内容进行探索,学生在分析、对比、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思维逐渐形成.

2.利用情境教学,开拓巩固学生创新思维

在物理的学习中,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借助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活跃物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轻易地融入到教学中,思维的过程能够主动地跟着教师思路走,甚至气氛更好时,能够提前思考到教师前面,从而主动和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探索事物的思维更加活跃、开放,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开拓和巩固.长期以来,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而初中的升学压力,更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致使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思想压力巨大,思维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情境的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噪声及其控制》的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闭上双眼,全身放松,为学生播放一曲轻音乐,学生在听完舒缓的音乐后,紧张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之后为学生播放一段摇滚乐,最后播放噪音.教师让学生对这三种音乐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感受,对这三组从最好到无法接受排序.学生在教师的情境教学下,对噪音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噪音的理解不再是片面地声大.学生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对比三种身心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终发现,噪音主要是以人自身感受为依据的.学生借助教师打造的情境学习氛围,突破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在探索中,借助创新思维发现了噪声不同的思考角度,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3.通过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学科是一门对世界本质探索的学科,其探索过程借助了大量的实验,在经过对实验的分析、验证中,逐渐积累和形成了物理学科知识.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物理中的知识点大都可以借助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理论讲解时间过多,分配给实验的时间过少,学生无法长期维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自身的创新思维也无法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将实验和教学内容融合起来,突出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验中,体会到快乐的同时,自身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在实验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而实验的独立性,则迫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要借助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创新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索,学生物理知识在巩固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

例如,在物理教材知识中有一节《光的反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如,在网上搜集到的日食天象视频、水中映出人影、凹面镜生火等,教师在展示这些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猜想,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对以上的现象进行模拟试验,教师提前為学生准备好试验器材,学生在反复试验和观察的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发现了这些现象共同的特点,都是和太阳光有关,之后在教师逐步的引导下,对光的反射原理理解更加透彻.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自身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的一种,理论知识抽象、复杂,学习难度高,而物理学科本身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先天就占据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势.教师只有加深对创新思维的认识,从兴趣、方法出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春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01):51,128.

[2]黄虎洲.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20(02):204-205.

[3]范良珉.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途径分析[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03):120.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朱昕祺(1990.8-),女,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