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与运用

2021-11-20 02:58赵磊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的总结与改进的依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需要评价和推广,也有许多存在问题需要克服与改进.课堂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42-02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科目.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的作用,及时的总结教学经验和存在问题.转换教学观念,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用创新的理念去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下功夫,多多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数学感兴趣,乐于去探究数学的奥妙,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理解,去畅想,让他们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探索奇妙的数学学科,掌握方法与技巧.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思考总结出来的几点建议,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思考:

一、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本质,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照葫芦画瓢和死记硬背,要 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交流.也不能完全满足新课堂教学标准的课堂学习内容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求我们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联,设计合理单位数学教学活动单元,有效的运用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线,数学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思考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防止扭曲学生的思维,确保学生学习思考活动顺利进行,可以适当推迟结论判断.数学教学活动的单元设计的初衷是以提倡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学得学习中的重要性,体现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的概念.它强调教与学的联系性、整合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逻辑思维,而且还不同的活动单元中获得学习方法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确保实现的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学生在数学教学单元活动中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发展.

如让学生自己去预习学习知识内容,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自己上台去讲他所学到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也可以与同学们讨论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同学们也可以指出他讲的内容存在的明显错误,这样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勇气,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讲述学习内容从而加深知识内容的记忆和罗辑思维的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理解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找到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掌握的目的.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困惑.也能让同学们深刻领会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重点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坚持因材施教初中数学改革要坚持根据教学实际因材施教,一千个人,有一千本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唯一的个体.让学生自己参与实践、自发思考和合作交流是学生掌握数学的主要路径和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所处的环境,思维的方式和水平都各有不同,这也就是决定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也决定了教学目标不应该是统一的,教育不是定义,而是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个体,促进全面发展.让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的内容上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的目的的想法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因此,老师应该在上课前准确把握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进而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高效达到课堂教学内容目标的关键.同样,推广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设计不一样难度的问题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等,都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不同,使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包容.这是“因材施教”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在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吸收新知识能力和自身的素质,老师选择合适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发现放大学生的优点,弥补不足与薄弱,唤醒学生的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想对薄弱的同学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多鼓励他们学习,而对于成绩想对好的同学也要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再接再接再厉,在上课时的课上题目和课后作业的难度要照顾班级整体同学的情况,不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觉得太难,也不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对学习有所懈怠,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这样他们才能够欣然接纳,才能使教育达到目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想法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平时就要求我们要多多观察同学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他们,从而对症下药,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样也能更好的对同学们进行管理,在教案的准备上也会得心应手.

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它与新课改革的初衷是一致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做了一个重大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大量的传统的亲密,定向性问题为探索性问题,很多问题,结论,大多数想法的条件,如开放性强,没有标准答案,经常接触广泛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重大挑战老师.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教材的研究.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引導学生去探索.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习惯是数学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不断拓展知识范围和提高自我认知,还可以在合作学习讨论中学会沟通、参与、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优秀的道德素质.这些都是新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最最基本的个人素养和素质.为了养成学生的主动进行合作讨论学习的意识,我通过广泛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对学生的更喜欢的学习方法和课堂形式进行探索,努力用学生最满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新课改应采用学习方式,理解获取合作学习的方法步骤,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及时预习和及时总结.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数学“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教学中,我采取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在计算不同空气质量水平的城市数量时,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四个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其中一个同学按顺序阅读课本上的数据,第二个同学判断数据是不是要分组第三个同学判断是否要绘图,最后一个同学要监督标记是否正确.通过小组四人合理的分工,有序的进行合作,很大程度提高了统计的准确性,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的学习中来,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并去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尝试自己独立解决.

一般来说,每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学习能力.教师通常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说”(举手或抽人回答问题)答案,“玩”(在活动中学习),“实践”(自己动手发现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找到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掌握的目的.因此,教学方法应由专到一般,避免片面强调“定理和公式的原始发现和出现”,而忽视知识的连续性.对于枯燥乏味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介绍或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做主,让学生充分对数学知识有兴趣,在方法和内容上做创新,大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将一些答案确定的问题改成答案开放的问题,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结合生活中的现实例子,这无疑对老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教材的研究.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光军,梅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2):79-81.

[2]张卫.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时机和手段的把握和运用刍议[J].数理化学习,2016(08):35-36.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赵磊(1987-),男,江苏省连云港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