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1-11-21 02:29
当代旅游 2021年27期
关键词:院校智慧高职

李 静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

引言

2014年,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发布了《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明确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并指出智慧旅游是通过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的应用,改变提供单向的旅游资讯现状,实现从旅游前、中、后所有资讯中获取信息,整合设计,让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因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与独特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的明确提出改变了以往的旅游消费模式,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消费决策。因此,在智慧旅游视域下,高职院校必须调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将信息技术的学习纳入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 “智慧旅游”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智慧旅游视域下,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旅游业,并渗透于旅游业的每一处,大数据分析、智能客户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重视培养综合性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培养

智慧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旅游业并获得良好发展的显著产物。由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旅游业已经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游览观光,而是倾向于多方位的体验,由现代旅游业所引申出的相关产业层出不穷,比如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旅游探险等一系列旅游产品[1],其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的新要求,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除最基本的旅游管理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业务能力,还应该学习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只有具备良好的旅游管理素养和其他学科的综合素养,才能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保证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

(二)对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旅游是通过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改变单向提供旅游资讯方式,实现从旅游前、中、后所有资讯中获取信息,整合设计,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因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与独特的旅游体验。由此可知,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新要求[2]。因此,为了适应智慧旅游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将信息技术纳入人才培养的教学中,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可以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中,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信息化的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创新能力的新型社会,不论在什么领域,创新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与时代紧密结合,创新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当今时代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游客的需求偏好进行科学分析[3],对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构建现代游客所喜爱的新型旅游形态,同时为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相应旅游服务和良好的旅游体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还可以利用旅游大数据分析游客的消费习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度了解当代游客的喜好,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创新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智慧旅游的需求不一致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智慧旅游的需求不一致,这种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尤其是在当今智慧旅游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培养目标与需求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分析,旅游市场传统导游的需求已经饱和,而对于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旅游行业市场的发展,并直接导致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缺乏旅游管理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仍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传统教育方式课堂气氛较沉闷,是教师单方输出知识理论[4]。目前,学校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考核模式单一,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实践创造能力较低,应用能力不高,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与旅游实践相结合,阻碍了学生发展进步,降低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智慧旅游视域下所需师资力量不足

智慧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智慧旅游视域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旅游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等几种基本能力素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也正是缺少具备以上能力的教师。师资力量的缺乏,达不到目标教学水平,进而影响智慧旅游的发展,难以实现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5]。

(四)师资队伍较单一,双师型、智慧型教师欠缺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虽然不乏高学历教师,但是很多教师毕业之后直接来到高校教书,没有实际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缺乏。但是,智慧旅游背景下,所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急需组建双师型、智慧型的教师团队,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群众,在旅游出行时,通常会借助网络进行自助购票,极大地改变了到旅行社报名参团出游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智慧旅游模式的出现,各个景区通常都会构建自己的官方网站,将景区相关信息及时公布,游客出行前可以先对景点特点等进行详细了解,然后按照自身的需求,合理选择出游路线,在减少不合理旅游问题出现的基础上,更能够保证游客在短时间内到达自己的景点。在某些地区景点当中,因为短时间内接收了大量的游客,此时应用了过去旅游团的旅游方式,虽然这些年也一直在尝试满足游客对旅游景点新鲜度的追求,但是因为这种方式游客旅游的自由度受到限制,所以不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体验当地的生活特色,而造成走马观花的旅游模式。在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界人士生活以及生产力水平得以明显提升,如果地区旅游行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低价销售模式,自然不能迎合广大群众真实的旅游需求。特别是旅游群体更加年轻化的基础上,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极速进步。青年旅游群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个性化需求,通常会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推出适合各个年龄段游客的旅游方案[6]。面对该种现状下,在我国接下来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应该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调整传统的教育方式,依靠智慧旅游理念,做好专业旅游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到的事项。

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

智慧旅游是当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的完美结合,其改变了传统旅游方式,给现代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了启发。为了适应智慧旅游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

(一)重视对学生专业认识度和职业认可度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情况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其对自身专业的认知一般停留在百度词条、招生简章上,而对自身专业内涵的认识远远不足,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更是知之甚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在校时间短,学习内容多,专业针对性强等。院校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案,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前,可以对自身专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帮助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有针对性。良好的专业认知度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尽早进入大学专业学习状态,对以后的职业选择也会有所帮助。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了解相关职业的机会,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线上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旅游业的目前发展现状以及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可度。

(二)制定符合智慧旅游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智慧旅游的需求不一致,从而导致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7]。因此,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想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积极采取行动,制定符合智慧旅游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调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时,可以参照以下两点内容:第一,保留与游客直接接轨的导游专业,并在传统导游专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新时代知识的培训,力求与时代接轨;第二,要学会高效科学地利用网络,增设以线上服务为主的旅游管理服务内容,比如旅游产品设计与产品开发、旅游线上营销、在线旅游服务等。

(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想使旅游管理专业与时代接轨,必须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8]。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保留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增设计算机课程、移动终端技术课程等,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游客进行针对性服务的能力,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现代信息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四)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针,重视对学生旅游管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必须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使之可以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等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场所[9],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智慧旅游运营过程,或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学校外部搭建学生旅游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旅游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身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进入社会实践的准备。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传统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以及智慧旅游的相关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目标,并寻找机会进入智慧旅游相关企业,从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智慧旅游的新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五 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发展的信息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创新理念。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方面,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日后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培养模式更要紧跟时代脚步。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例,在智慧旅游视域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融入当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只重视理论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家所需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智慧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有智慧的羊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智慧派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