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1 02:29罗海英
当代旅游 2021年27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体验式红色

李 涛 罗海英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0

引言

高校历史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的发展历史,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历史教学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重塑学生对我国发展历史的记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缩影,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将其应用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既有利于提高高校历史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进而促进红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红色旅游资源概述

所谓的红色资源旅游,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或者物品。红色旅游资源既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也属于人文旅游资源[1]。在进行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十分深刻地学习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体验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坚韧不屈的意志,努力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近些年来红色旅游掀起热潮与这个原因息息相关[2]。同时在红色资源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这对增长学生的见识大有裨益。

二 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便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更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但目前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始逐渐侵蚀我国学生,致使很多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我国青年人才的爱国情怀。因此,为了促进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红色旅游资源,以达到“传承红色,铸魂育人”的效果。所谓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了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包含了责任感、正义感、价值观、道德观等综合素养,而红色文化代表了我国最为优良的优秀传统文化,那是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西方不良影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坚决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培育具有抗争精神、廉政精神、正义精神、爱岗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的全面高素质人才。

(二)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

历史就是在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其具有无法再生的特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以及曾经存在的人物,都伴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变成纸张上对历史的记载。但是人们可以通过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遗址,遗物去还原,去想象当时的实际场景,融合在根据史实编排成的影视栏目、绘画作品中,或者通过建立博物馆、纪念馆等,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得以充分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3]。我国近代历史是最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段历史。在近代,华夏大地饱受摧残,为了保卫祖国,无数烈士英勇奋战,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救亡图存的伟大胜利,其中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中深入骨髓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 红色旅游资源的课堂应用原则

(一)符合课堂情境

教育领域有一个共识:人在认知当中会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当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动力。历史科学从本质上归类为极具思想内涵的专业,因此,其不仅传承着知识,同时也传承着道德思想,也正因如此,历史课是我国教育领域公认的必修课。学习历史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能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了解来改变自己的个人情感,与遥远的历史人物形成共鸣。比如,当一个人崇拜的历史人物为关羽时,那么这个人的性格和思想观念也会向关羽效仿,变得更加看重人际关系或忠义。而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无疑是将抽象历史从遥远的过去迁移到现代,搬运到学生的面前,与学生之间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在运用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红色旅游资源与课堂情境之间的深度契合,比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红船会议上所发生的事情,并介绍红船精神,围绕着红船精神进行自己的演讲。那么,在红色旅游资源运用的时候,就需要将学生们引领到红船会议发生的地点,不仅仅是为了带领学生缅怀先烈,同时也为了让课堂情境变得更具有真实性,重游故地,以此吸引学生与先烈之间发生情感共鸣[4]。

(二)具有针对性

所谓的针对性,是指红色旅游资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红色旅游景点相对较多,其背后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若是无法梳理红色旅游资源背后所具备的内涵及故事,贸然带领学生们到旅游景点进行教学,则可能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运用红色旅游资源时,首先应当确保红色旅游资源运用期间的针对性,比如,当教师的教学重点为南昌起义,那么就需要围绕着南昌这个重点来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任何与南昌起义这支军队有关的红色旅游资源都可以作为创建课堂的关键因素,比如南昌起义后这支军队又到了哪个地区继续作战,又比如,现如今南昌起义这支军队是否还存在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设置。

(三)符合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在高校历史教学课程中应用红色旅游资源的最佳方式。因此,红色旅游资源的应用必须符合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特征,要与体验式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体验式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红色历史的情境;其次,能够对其亲身经历的红色历史情境及知识点进行口述,在脑海当中能够形成具体的概念及观念;再次,需要检验学生在历史情境当中所形成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历史情境当中所形成的概念,并总结出新的经验及概念。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红色历史情境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及人文精神。

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必将与体验式教学紧密相连,教师也应当充分把握体验式教学的度,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并非带领学生游山逛水,而是要在体验式教学当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

四 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不足,导致红色旅游资源的应用浮于表面。另一方面,为了赶进度,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述,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涉及较少,导致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有限。其二,课堂教学中红色旅游资源的应用方式过于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应用红色旅游资源时,口头叙述多,多媒体演示少,抽象化的描述多,具象化的图片、视频少。例如,在教学中,对于抗日精神、长征精神等,仅给出概念,配以文字解释,过于抽象化,不利于学生理解。其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应用应当是配合课堂情境创设而存在的,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历史教学在应用红色旅游资源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比如无法运用体验式教学。

(二)课外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历史教学的课外教学,主要是社会实践,然而实际上不少社会实践,都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工作。例如,在寒暑假期间,为学生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很少有学生真正地去完成。再如,在参观展览馆、纪念馆、革命遗址时,学生像走马观花一样,还来不及深刻思考其代表的含义就潦草收场。简而言之,教师和校方在红色旅游资源的运用期间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在组织校外活动时过于敷衍,校方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开展红色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的最佳时机,是在校外组织活动之时,而非在返回学校之后再让学生去写读后感这种传统且落后的方式。此外,学校与社会对高校学生历史教学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支持也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因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难以定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五 提高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运用水平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师进行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授课情况为基础来进行改变,根据实际教学效果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授课方式,这种做法往往能够获取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课程开启之前,教师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在部分教学内容中加入相应的模块和构建对应的专题的方式,来突出此门课程“知识基础性、视角多样化、认识层次化”的课程结构特点。而本文中所提到的构建红色历史课程,就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红色旅游文化背景的简述以及其他内容的讲解,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革命先辈所具有的红色精神。既满足了历史教育教学的需要,也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其次,若想要合理地利用红色资源,笔者认为,高校历史课应当善加利用课堂情境教学与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来重建红色文化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影响,同时感悟情境背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奉献精神,从中能够得到最真切地感受,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体验式教学则分为角色体验、难题体验、反思体验和深化体验。其中的角色体验是通过角色扮演来还原历史,而难题体验则是设置一个在我国红色历史当中,烈士们所面临的生存难题或选择难题,让学生能够带有使命感来解决问题,以此减少自身的娇气。反思体验则是针对体验当中的个人体会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深化体验则是强调体验活动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上的艰辛。

教师可以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我国红色旅游文化的讲解,其中当然不能缺少的就是对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建筑的介绍,例如我国很受关注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在国内都具有知名度、建筑规模最为高级的园林式公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的东部,许多对我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革命先辈,例如董必武、陈云、彭德怀等在死后都安葬于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到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素材,而且有助于知识点的衔接。

(二)课程内容融合红色经典故事

教师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红色经典故事,融入红色旅游资源。这对历史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在课程内容中融合经典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就是需要具有科学性。教师对教学中需要应用到的材料应进行提前准备,同时要确保相关资料与授课内容科学匹配;其二,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革命过程十分艰辛与漫长相应留下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就很多,同时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掌握的红色经典故事与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应用到历史教学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其三,要确保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目标,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为根本而进行。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到学生真实想法与感受,再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校学生课余时间较多,从互联网上可以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历史知识,但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高校学生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一些虚假信息的误导。这就更迫切地需要我们将课程内容与红色经典相融合,筑牢思想的藩篱。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树立科学的史观,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不移,爱党爱国。

(三)组织课外活动

学校应该鼎力支持将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到课堂教学工作。教师也应该把此项工作尽快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创建红色历史课堂的速度要加快。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学校的名义联系当地的相关部门,在学校开展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此种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增进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充分开展学生参观红色旅游景区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红色文化,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5-6]。

六 结语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融入红色旅游资源内容,既可以充实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加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想的高度。本文提出从改变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结合经典、组织课外活动这三个方面,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教育价值,提升高校历史教学效果,着重培养青年人才的爱国情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重要人才。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体验式红色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追忆红色浪漫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