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021-11-21 16:27叶清滩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灌篮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评价

叶清滩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快乐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加上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评价过于注重学习结果等,导致了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逐渐失去了对体育学习与训练的兴趣,无形当中影响了学生体能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升,这不仅无助于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也抑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课堂作为体育课程实践的载体作用,精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教学手段,挖掘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学习欲望,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提高技能等目的,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发挥教师情绪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情绪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锻炼效果、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等达成情况。教师要注重自身在促进学生体育与学习能力发展中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智慧和运动潜能,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和蔼,注重每个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通过自身那生动的语言、得体的举止、规范的动作、高超的技术及饱满的精神等优秀品质来影响学生的情绪,构建一种真诚相待、亲切温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就会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不仅不觉得累,反而感觉到学习有奔头,学习效果显现,从而更加积极进取、追求卓越,而且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反之,教师如出现脾气急躁、语气生硬、神情凝重等不良情绪,学生学习状态就会深受影响,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及教学效果差等等现象,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好奇心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得不到挖掘,这极不利于学生素质、体能等发展,大大地影响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精心规划场地器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欲望

实践证明,一个舒适而干净的教学环境,容易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好奇心和兴趣度,否则,会使学生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和烦躁感,从而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抑制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欲望与上进心及学习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要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场地器材的规划,确保场地布置的有序、卫生的清洁及器材的安全性,使整个学习环境始终保持优雅、简洁、干净与清新。此情此景,学生练习的潜能就会迸发出来,练习的情绪更加饱满、高昂,起到了较好的增力及提高学习效果等作用。例如:进行快速跑练习时,教师除了要做好起跑器和安装用具外,还要保持跑道的干净、整洁,要用醒目的线条画好起跑线、终点线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长度的标志点,组织学生进行小步跑、高抬腿等辅助练习,学生既能体验到练习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又能激起那跃跃欲试的强烈心理。

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在课前做好器材的规划与布置,这既是课堂常规的要求,也是保证教学实效的基础,例如:组织学生跨越式跳高练习时,教师要检查横杆是否变形或断裂,螺丝是否稳固等;实心球细沙是否泄漏;长时间未使用的单双杠,是否稳固等。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就会倍增,就能较好地理解动作原理、掌握技术要点,促进学习能力及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

三、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营造和谐浓厚学习氛围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结合地区与学校等实际,积极挖掘满足小学生运动需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丰富多彩且新颖趣味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体育的学习乐趣及锻炼价值。如:利用废弃物,巧制“环保”器材,以此丰富活动内容。例如:将矿泉水瓶装满沙子,制成“保龄球瓶”;将废旧的排球悬挂在一定高度,让学生进行“头触球”练习……还可发挥现有器材“一材多用”功能,例如:既可利用跳绳组织学生进行“跳绳跑”练习、“绳操”热身练习,又可当作起跑线,还可设置成高抬腿练习标志;利用跨栏架,或让学生进行“钻栏”练习,或绕障碍物练习,或将栏架倒放进行跨越、跳跃等练习……

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等现状,有的放矢地融入于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场地设施的基础上,提高其练习的实效性和价值性。如:利用校园小道的斜坡,组织学生进行上、下坡跑或跳跃练习;利用教学楼下的架空层或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的廊道上,让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等体能练习;借助围墙进行排球垫球及足球击固定球练习;利用单双杠场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技巧性游戏练习;让学生绕着树木进行蛇形跑,提高学生的速度与灵敏性;利用运动看台,组织学生跳跃练习;根据校园小道铺设的花岗岩方砖进行高抬腿练习……小学生对这种练习内容与练习形式,深感新颖、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欲望,提高了锻炼的效果,而且解决了因场地器材不足而改教学带来的影响,促进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持续性发展。

四、构建多元教法体系,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加强对学习与教材等的研究,才能构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身体锻炼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重视小学生的动作技能指导,淡化对对他们运动兴趣的培养,导致许多小学生“惧怕”体育活动。因此,教师要挖掘学生乐于学习的积极因素,精心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且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并不断优化学生深感新颖且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及宽松的氛围中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达到既愉悦身心又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及提高身体素质等目的。

例如:为提高小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及快速奔跑等能力,教师若一味组织学生进行20—30米的快速跑,或安排低年级学生进行60-80米的短距离的中速跑,或组织高年级小学生进行80-120米放松能力跑等练习,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练习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教师如果改为不定距离的让距跑、往返接力跑等方法,则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度与主动性就显而易见;又如:为促进小学生弹跳力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教师一改往常组织的蛙跳、立定跳远、纵跳等练习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夹球跳、跳绳、跳台阶、跳栏架等方法,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趣味十足,锻炼效果显现。为提高小学生耐力水平,教师除了根据学校教学现状进行定距跑、追逐跑、螺旋形跑或绕学校地形地貌跑外,还可以组织学生绕操场进行跳绳跑、400米跳绳接力跑、五角星形跑及各种图案跑等,学生在这种变化多端的环境下进行练习,可谓干劲十足,热情高涨,在提高锻炼水平的同时,塑造了学生不怕苦累、努力拼搏及敢于进取等良好体育精神。

五、改革传统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传统的体育评价方式,未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素质基础、运动能力及课堂表现等实际进行多元化的考核,这种以注重最终成绩为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单一评价方式,未能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诊断学生运动能力及反馈学生练习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及学习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鉴于此,教师应结合新课程基本理念,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由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向多方评价方式发展,把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合为一体,全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不足及优点,加强与同伴的联系与沟通,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及共同提高等目的。同时,还要把学生自评、互评及师生共评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学生个体的学业质量,也要看到每个团队核心素养的表现情况,真正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协同发展。如:为了检验学生前滚翻技术动作掌握情况,教师可让每组的学生按顺序同时练习,动作完成后,教师再按照5、4、3、2、1分的评分标准,对他们完成的动作质量作出客观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调动了赛前学生认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而且促使学生相互间的提醒与督促,更好地按照动作标准练习,在提高学生整体动作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总之,作为教学引领者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紧抓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心及时“吸引”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积极性与身体锻炼的自觉性,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练习欲望,促使学生从小养成乐于锻炼的良好锻炼方式,从而演绎出既精彩又丰富的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体育评价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