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学生体质健康教学模式构建

2021-11-21 16:27郑琨亢瑾华北理工大学体育部
灌篮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线下

郑琨 亢瑾 华北理工大学体育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体育竞赛常态化,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实现体育课“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课要以“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为基本内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在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并且呈现出大批量学生单项成绩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完不成单个完整动作的现象,800米和1000米学生呈现两极分化,平时经常锻炼的学生完成测试很轻松,但是平时不锻炼的学生会出现不及格、完不成测试、呕吐甚至低血糖或是跑完以后起不来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急切需要我们改革和创新现有教学体系,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课上课下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进行督导和反馈,转变学生单纯依靠体育课堂90分钟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不同性质的体育竞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竞赛融入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学”教学模式并不是通过竞赛选出运动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通过竞赛增加学生的运动兴趣,面向所有学生,鼓励不同运动基础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竞赛中学生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体会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还有在竞赛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完成比赛获得成就感的喜悦。同时,在竞赛中,学生不仅能熟练自己所学知识、技能,还能感受到体育竞赛规则的重要性,领悟规则意识;感受到组间配合的优势,增强团队意识;磨炼意志品质,提高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体系构建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是需要学生长期主动坚持体育锻炼才能达成的,教师在体育课堂不仅要提升学生体质,还要教授学生动作技能,仅仅依靠每周90分钟的线下体育课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弥补了线下课程的不足。以往线下教学只能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不同运动基础和认知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教师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关于体质健康的理论知识也常常是在教师进行技能传授时介绍的,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进行技能学习,还要考虑理论知识,对于肢体不协调,运动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很难在一节课内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接受到的理论知识呈现碎片化状态,不够系统和完善。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入,系统介绍体质健康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学习和练习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利用各种运动app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督导,实现学生体育锻炼的长效化。

(二)线上线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精准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线上教学内容为体质健康理论介绍、课外体育锻炼督导、教师评价反馈板块,线下教学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及时反馈、指导,按照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设置成不同的竞赛环节,知识问答竞赛、达标赛、技评赛、冠军赛、展示赛、创新赛、挑战赛,多种竞赛类型将“赛”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体质核心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赛”的引领下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意识;赛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互评,实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精准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体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改革和创新现有教学体系,注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效性、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期与假期无缝衔接、教师精准督导,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COZMINE线下集合店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ONE⁃MAN UNIVERSITY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