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在武术课堂中兴趣的培养

2021-11-21 16:27辛锦宝铜陵市天津路小学
灌篮 2021年6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内容小学生

辛锦宝 铜陵市天津路小学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学生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武术已经被列入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是因为武术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磨炼学生的意志,能够使学生身体与心理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才能够确保武术教学高效的开展。所以教师必须对武术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不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更加利于学生参与武术教学活动,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小学生学习武术的重要作用

为确保武术不断发展,首先武术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而且武术本身可以强化人们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武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属于一种象征。同时在小学阶段对武术教学进行开展,不仅可以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也可以对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进行实行,并且我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强化,使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发展[1]。因为武术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对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以及使学生的意志力、思维与协调能力得到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对武术进行学习与传承使,可以养成更加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小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得到实现,所以小学生学习武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中培养小学生武术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教师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时,首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之间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加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并不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知识时必须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词汇,尽量使用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词语,不断增加武术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参与武术训练时自身的自主性得到发挥[2]。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需求之后,通过开展轻松愉快的武术教学活动,才能够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进行全面的锻炼,从而实现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与成长。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具有极强强烈的好奇心,属于发展与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阶段,所以教师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与学习能力,使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如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学内容过于困难,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教师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内容,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小学生都十分喜爱运动,可以较快的掌握运动技能,但是学生的身体技能发展的不够成熟,武术动作过于复杂,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3]。因此,教师需要考虑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合理的选择武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加利于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形成。

(三)符合兴趣特点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时,需要由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转变为教学互动、互教、互学形式,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当教师仔细进行教学与组织练习,评价方式也可以改变为教师点评、学生之间互评。例如教师讲解完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当教师学习武术组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练习。同时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之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点评,能够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不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武术教学活动,才能够确保学生领悟武术的真谛,进而大幅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武术兴趣,才能够确保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开展高效的武术教学。而且学生通过学习武术,不仅自身的身体得到锻炼,也会磨炼自身的意志,使学生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日后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时,首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确保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而达到小学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内容小学生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