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和读书习惯落实探究

2021-11-21 17:53卢玉柳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习惯读书

卢玉柳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广东 佛山 528500)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1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导语激发阅读兴趣。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以挖掘教材中有趣味、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做好教学导语设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断优化其阅读思维。同时,还要从课外寻找与本节课堂的相关内容,使课堂变得尽可能的有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1]。如:在《骑鹅旅行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导问:文中描写了尼尔斯的形象,从对尼尔斯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判断出他的性格特点的?课文中讲了几件事?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等,通过这种提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展开有针对性阅读。

1.2 结合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有效阅读技巧。阅读是一项思维活动,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并加以教学方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

一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先准确理解掌握每个字词、每句话、每个段落及每篇文章的意义,清晰厘清全篇的主旨及结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技巧及知识,展开有效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精读课文可分为初读感知、细读领悟和诵读升华三个阶段。大部分老师们会在精读环节组织学生阅读,忽略初读和升华部分的阅读,其实只有初读、精读、诵读浑然一体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3]。

二是培养学生速读能力。虽然学生掌握从阅读素材中迅速理解、接受有用信息的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并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究,实现创造性阅读。并要求学生阅读后能够准确复述大意,对要点进行浓缩,拟写提纲,实现高效阅读。

三是培养记读书笔记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随时记录名言名句及精彩的语句并充分理解诵读,为丰富自身语言储备和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1.3 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优势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得以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便捷的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由于不少小学生都没有到过草原,因而对于文中的景物及风土人情难以有直观的感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其播放放于大草原的视频片,再配上优美的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将学生的视听带到了美丽的草原上,使其直观地感受了宽广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以及热情纯朴的牧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优美的风光描写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对自己所见到过的最美的景物写一篇小短文,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

1.4 针对阅读教学实施评价激发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在阅读中,学生要理解语意、体会生活、体验情感、思考内涵,在思考和探究中不断增强其语言理解力和表现力,不断丰富其情感表达。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实现优质高效阅读,教师需要重视阅读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其喜爱阅读,不断发展其阅读能力。阅读评价形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教师也可结合阅读内容,在班级中组织朗读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及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以为学生提供一方阅读、展示的平台,不断激发其阅读兴趣和探究积极性。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习惯的落实策略

2.1 举办培养读书习惯的读书活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倡导阅读的环境。为此,学校及班级可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如,可在每月最后一周进行读书活动评比,对在本月读书最多、读书笔记最认真、读书感悟收获最多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及读好书,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2 举办培养读书习惯的各类竞赛。学生的阅读活动,读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书目,定期举办关于读书的辨认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作文比赛等,将阅读活动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习惯读书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