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1 17:53杨培华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深度课文

杨培华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甘肃 天祝 733299)

深度学习,即深层次学习状态,源于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指向学科素养的学习模式。初中是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质量,不只是关心基础知识的教学,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与完善。这不仅仅是当前的教育趋势,更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目标。而深度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1.学生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习自主性

学生课前预习是锻炼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符合深度学习的标准。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需要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初步梳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在课文中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语句,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手法,并分析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这种情感与哲理对自己人生成长的启迪作用。例如,在教学《风筝》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先圈点勾画和质疑批注来梳理课文的写作思路,从整体上概述课文大意,从细节中体会文学语言特征,概况课文的基本内容,便于全面把握课文知识与重点内容,分析出鲁迅先生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归纳出鲁迅先生的情感,学生产生共情心理,感受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浓浓兄弟之情,并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划分出自己对哪部分内容是不能理解的,是需要教师在课上讲解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学任务,并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2.学生合作探究可以锻炼知识理解能力

学生合作探究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是符合深度学习的理论,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汪洋里汲取更多的智慧,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1]。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并展开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由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文章中老舍先生所描绘的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晶图,学生通过景物图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探究课文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应用阅读技巧解析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深刻用意,这代表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三者之间的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掌握的语文知识会更加牢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仅锻炼了分析课文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还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运用。

3.学生综合实践可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综合实践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发展下,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2]。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语文知识的运用,所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应用深度学习理论。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演讲活动,演讲主题是“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学生通过倾听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学生演讲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各自的心得体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充分地掌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来组织语言,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梳理演讲思路,这样学生不止锻炼了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理论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重要理论,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深度学习理论,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语文知识的探究,增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学习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深度课文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背课文的小偷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端午节的来历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背课文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