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1-11-21 17:53侯少雄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育观牧羊人人文

侯少雄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步入青春期学生开始拥有更多而自我的意识,但是依然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需要初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生命教育观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学会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

1.初中语文生命教育观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采用了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教学效果。生命教育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深入挖掘文章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对生命的意义、生存价值展开思考和探索,使学生思想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实现中学生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观的渗透策略

2.1 深入挖掘文中的生命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名家作品,其中不乏生命主题的作品,比如七年级课本中《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邓稼先》等课文,都是与生命主题相关联的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课中时可以结合作者的语言描述、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来深层次揣摩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命魅力,领悟到生命的可贵和价值,使学生树立起生命意识,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再塑生命的人》这课为例,作者海伦凯勒通过讲述安妮莎莉文老师用深沉博大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帮助自己的重塑生命的历程。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结合作者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探究作者成功原因,深刻体会到文章题目“再塑生命”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虽然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但是依然领悟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学生对生命学会敬畏和尊重,树立起生命意识,并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1]

2.2 情感教育中领会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生命教育观的渗透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自觉的融入到情境中化身文中的主人公,在代入和换位思考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同时也领会到尊重生命的同时也要施以援手,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平等思想下,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耐心对待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使学生学会了尊重、包容、关爱,实现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并开展情感体验活动。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走在楼梯间准备下楼,在看不到听不到的黑暗空间中如何才能从楼上独自走到楼下?如果想要知道别人在说什么,那么看不到听不到的你又该如何知晓?学生在情感体验活动中体会到盲聋哑世界的艰辛,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对待他人关心、耐心、包容的重要性,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帮助来为他人带去更多的色彩,使他们也像海伦凯勒一样拥有重塑生命的机会。[2]

2.3 合作探究中咀嚼生命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生命教育内容融入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中,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探究,领会文中典型人物体验出的生命价值,进而使学生达到感悟生命、体会生命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成生命教育的渗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为例,老师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文章中关于时间转换、情节发展的语句,深入探究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本篇课文展开了深层次的揣摩和品味,从环境描写,人物细节刻画中多角度深层次的感受课文内容,从植树的行为延伸拓展至牧羊人的精神品质上,感受牧羊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物精神,咀嚼出文字背后蕴含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思想的熏陶,进而从牧羊人植树的行为中学习规划人生目标,积极的发挥出自身生命最大化的价值。

总结

初中语文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持续的渗透生命教育观,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领悟生命的价值和魅力,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教育观牧羊人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牧羊人和狼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人文社科
牧羊人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