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

2021-11-21 17:53邓明平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分层水平语文

邓明平

(重庆市江津区柏林小学校 重庆 江津 402260)

1.分层教学的意义以及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

1.1 分层教学的意义。据官方概念理解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这里提到的“区别对待”我们要强调一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坏差别对待,没有任何贬低或者歧视的意思,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不一样,因此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教学,精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求处在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恰当的教学对待,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都得以激发。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是极为有利的。

1.2 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身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规律是“听说读写”,作为最后的两步,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读的过程就是在和作者交流,学习作者的行文方式、语言技巧,那么在写的过程中就会行云流水,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教育精华所在。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读写结合教学并行推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读写结合在小学语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2.1 设计教学导入。并非每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老师都深谙这样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注意将读写结合涉及到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细化教学分层步骤,提起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课堂导入教学的误区,很多老师习惯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梯度进行课堂导入教学,看似进行了教学分层,将知识分解,降低难度,照顾到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而且采用微课或者其他有趣的教学手段,课堂氛围还算融洽,但是没有真正起到帮助作用。因为学习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很可能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导致知识盲点积累得越来越多,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学与练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自己的问题,老师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指导,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参与到课堂导入活动中来,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2.2 鼓励学生互动。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经常练习运用,互动式教学一直是各位老师所青睐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但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建立深厚的感情,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2]同样的分层教学也可以引入互动学习,让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一同进步,与此同时也要介入读写结合的环节,及时验收课堂互动学习的成果,提升分层教学效果,同时把握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比如说,学生们都喜欢的四大名著,教材中也有选段《景阳冈》,首先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组内成员按照学习水平和能力均衡分配,确保每个组都能独立展开活动,然后在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学生立刻展开读后感的写作,以组的形式验收互动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就会照顾到相对落后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了集体精神,建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

2.3 课外分层辅导。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庞大的阅读积累,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适当地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广袤的文学星空。但是在进行知识拓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分层,还是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让学生都能获得自己对应水平的知识拓展,而不是盲目地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

就像上面所说的《景阳冈》,学生对于《水浒传》这些故事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老师在教学完毕之后,学生仍然回味无穷,那么我们就让学生将兴趣带到课后,自行阅读名著故事,然后规定回到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这里可能有些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是很高,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读一些童话或者寓言故事,虽然不像四大名著那么经典,但是同样可以获得教育意义。

3.结语

在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模式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起到了极佳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实现读和写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分层水平语文
张水平作品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