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器的融合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素养核心策略

2021-11-21 17:53黄秋河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汉字素养语文

黄秋河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七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终极追求是用立体丰满的语言表达内心和外界世界的缤纷多彩,展现生的向善,命的自由。教育部所提倡的语文素养核心教育便是本学科教学终极追求的显现。古文《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因此,实施和提倡语文素质核心教育,要注重道与器的综合运用。

1.器物的变革与创新

1.1 注重学习目标的制定。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核心大多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形成。小学阶段是语文素养核心形成和发展的引领期和关键期,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发挥着启蒙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语文学习目标的制定,坚决抵制“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混乱教学状态。

教学目标制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产生。在制定语文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兼顾“软实力”和“硬设施”的培养。“软实力”是指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主要包括:多角度的创新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等。“硬设施”是指学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和表达事物的技巧,主要包括:较强的识字写字技巧、良好的阅读朗读技巧、生动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程中,除了要兼顾“软实力”和“硬设施”的协调培养,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与学习目标,坚持不放弃培养每一位学生。如,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软实力”培养方面重点要做好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利用此阶段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多运用想象力来学好语文;在“硬设施”塑造方面重点培养孩子的记读拼音、书写汉字的识字认字能力,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注重创新语文学习方法。在国家提倡语文素质核心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语言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教学,在传授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摒弃“写字认字多就是学好语文”的落后思想。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创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更好地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如教学“火”字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字?我们可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掌握的基本语文知识,将汉字与古代象形字讲解相结合,让小学生了解到汉字的由来;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大火燃烧的图片和古人所书写的“火”字,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外,新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个性十足、色彩鲜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和小学生的识字认字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多设计教学过程的游戏,增加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大道的引领与坚守

2.1 注重爱国主义情怀的引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数千年而未衰。我们国家历来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爱国主义情怀的引导,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第六课《怀念母亲》,本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即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教学时,我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作者的心里为什么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接着,我组织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深入体会到作者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紧接着,我利用情感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课后阅读链接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朗读歌词抒发情感,体验游子念家的情怀与感触,以达到最佳的情感熏陶。

2.2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呢?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长河中畅游,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每册教材的编排都有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课内阅读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从多个侧面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如《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孩子们对祖国优秀文化诗歌的热爱之情,从而喜欢诗歌,创编诗歌的欲望,它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此外,我还结合学校的四大节日之一——读书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我们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多给学生讲解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讲述《我与父母的故事》活动,通过讲述与父母之间的点滴相处,引导孩子如何孝敬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课后,还注重检验孩子在日常中的生活状态,如,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等。

正如韩愈说的那样:“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只有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语文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把其中的精华找寻出来,然后结合小学生语文教学实际的具体情况,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基础之上完善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浓厚的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

2.3 注重人性的培养与塑造。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尤其注重人性的塑造、理性的养成,强调理解与平等,个体的尊严与自由、责任和幸福权利等价值的体现。

在本套人教版教材中,每一个年级段都会安排一些综合性学习,它们与课文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以“感受自然”为主题,作为开篇之作的《山中访友》,它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而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还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学好、写好汉字的决心,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而“名言警句”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所学过的名言警句来逐步培养自己的品性……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总而言之,真正的语文素质核心,并不单单只局限于课堂表现的积极、考试成绩的提高,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器物”的层面。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学生从语文课堂中所学的“道”,即热爱祖国、为人处世、明辨是非等能力。这是语文素质核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本质问题。

猜你喜欢
汉字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