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1 19:18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
财会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核算管理工作部门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

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就是相关财务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与政策要求,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计划,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这就需要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按照目前的财务管理问题,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强化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力度,满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需求。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对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就是相关部门结合有关规定,制定完善的资金、固定资产计划,有效开展财务核算工作、预算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协调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资金使用状况、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事业单位中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预防出现固定资产闲置或是浪费的问题,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开展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济效益管理等工作,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发展根本需求。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会导致管理工作的效果降低,还会诱发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不足的现象。具体的问题为:

(一)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按照固定资产的情况有效进行管理,很容易出现资产闲置现象、资产流失的现象。首先,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部分事业单位在购进固定资产期间没有全面记录信息内容,甚至会列入经费支出的项目,无法准确地将实际情况落实与账面上,再加上缺乏良好的监督管理方式,很容易使得账面与具体的状况不符合。其次,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确保账务处理的规范性,部分事业单位在购进固定资产期间,价格过高但是质量很低,部分采购工作人员会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最后,相关管理人员不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合理性,没有按照实际情况阶段性开展盘点工作,在发现有损坏问题之后不能准确认定责任,甚至还会有责任推诿的现象,不利于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1]。

(二)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未能规范相关的资金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财务管理职能薄弱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期间长时间出现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难以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情况与支出情况等真实反映出来,在资金支出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难以严格开展控制工作。一些财务管理部门在使用资金之前没有合理开展预测工作与使用分析工作,只重视账面的平衡性,没有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资金的使用效果降低,不能与具体的管理工作要求相符。

(三)核算管理存在问题

核算属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合理开展核算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但是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尚未树立正确的核算管理观念意识,没有制定完善的核算管理规划方案,不能确保各方面的核算管理效果。首先在核算管理的工作中,没有提出相关的保障措施,未能严格落实核算管理的内容和元素,很容易出现核算管理、核算执行的问题。其次,支出核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规范问题,部分财务管理部门会出现擅自扩大津贴的现象,虚假发票支出、私自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核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与有效执行。在财务管理部门存在核算管理问题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导致出现账务管理混乱的现象,难以准确核算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数据信息与支出数据信息,对各方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根本需求[2]。

(四)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约束部门工作的主要载体,只有确保内控机制的完善性,才能起到一定的规范、约束工作行为的作用。但是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尚未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缺乏较为良好的内控机制,难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的作用,一方面,在内控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案,不能针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控,严重影响整体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缺乏良好内控体系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上述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下面提出几点问题的应对措施,具体措施为:

(一)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财务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该转变重视使用、忽视管理的工作模式,规范性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从根本上预防出现固定资产闲置问题与流失问题。首先,应该确保账目与实际情况相互符合,设定独立的固定资产账目,记录具体的购进数据信息、使用数据信息等,安排专业人员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一旦发现账目数据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就必须要针对性处理,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其次,具体的账务处理工作中,应该制定完善的监督考察制度,明确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与限制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相关账务的合理处理[3]。

(二)强化资金管理的力度

实际工作中应该强化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期间的资金管理规范性与合理性,从根本上增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效果。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从资金支出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方案,规范化开展资金的配置工作,以免出现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确保可以增强资金的应用效果。其次,在资金管理的工作中应该预防出现漏洞的问题,明确其中是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针对性预防和规避资金使用的安全隐患,规避资金风险,提升事业单位中资金应用的安全性,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归纳总结丰富的资金管理经验,确保相关的资金管理效果[4]。

(三)提升核算管理的规范性

具体的核算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结合核算工作特点与具体状况,制定规范性的工作方案,增强核算管理规范性的同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按照核算管理特点与实际情况,统一核算管理的标准、方法、要求等,提出具体的核算管理措施,保证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水平,使得核算管理工作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促使核算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其次,在核算管理期间应该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一旦在核算管理期间存在问题或是不规范之处,就要惩罚负责人,利用有效措施增强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5]。

(四)完善内控工作机制

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完善内控工作机制,采用内部控制的方式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首先,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编制相关的内控工作制度与规范要求,预防出现内控工作与现实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和社会、市场的变化相互适应,从根本上增强相关的财务管理效果。其次,在制定内控制度期间,还需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规范、责任要求等,安排专业人员开展财务管理的内控工作,经常监督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行为,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就必须要责令整改,充分发挥内控机制与内控制度的作用,形成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作用,不再受到人为因素、资金因素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内控环境氛围[6]。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资金管理问题、内控管理问题与核算管理问题等,不能确保相关的财务管理有效性。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归纳总结丰富经验,强化固定资产、资金与核算的管理力度,改善内控管理的力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果。

猜你喜欢
核算管理工作部门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