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识字兴趣培养的探讨

2021-11-21 19:48何丽萍宋云慧
小学生 2021年8期
关键词:造字字谜谜语

⦿何丽萍 宋云慧

学生有着好奇心强和好动活泼的心理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掘生字中的趣味,大胆创新识字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爱上学习汉字。

一、在课堂中创设识字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识字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拉近生活和识字学习的距离,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掌握新知识,在特定的情境中轻松识字。比如,对于“口耳目”的知识教学,利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同学们,今天我要看看你们的画画技术,大家画一个自己的自画像,包括鼻子、耳朵、眼睛和嘴巴,看看谁画出的肖像最好。学生马上画出了一幅幅特别的作品,教师用问题继续引导:你们画的都很有自己的风格,你们既然能画自己的五官,会不会用汉字写出来呢?教师使用多媒体呈现这些汉字,让学生思考这些汉字和五官形状的相似之处[1]。学生在这样的导入中,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情境中快速认识了相关的汉字,在课堂中十分投入。

二、渗透趣味汉字文化内容

古人在造字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含义和思想,根据古代造字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汉字文化内容。比如,造字法一共有六种,有假借、转注、指事、会意、象形、形声。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发展文化素养。例如,对于“日月水火”汉字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展示水、火、月亮和太阳的简笔画,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汉字[2]。细心的学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汉字“月”是弯弯的,真实的月亮往往也是弯弯的,只有少数时候是圆形的,其他几个汉字也有类似的规律。教师在此时引入汉字文化内容: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都是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创造,对物体本来的样子进行抽象和简化,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这种造字的思路就是象形。学生恍然大悟,在生活中看到相关的事物就会想到对应的汉字。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加入这样的文化内容,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3]。

三、自编谜语和儿歌的方法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谜语和儿歌能活跃课堂,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谜语包括物谜和字谜两种。编字谜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和形状特点,形象、直观编字谜。比如,对于“碧”和“全”字,根据汉字的结构编写:“有个人的胆子太大了,把王子踩到了脚下”。“白老头和王老头,两个人坐在了一个大石头上”。这样的字谜体现了两个汉字的特点,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轻松掌握了这两个汉字。“碧”和“全”中包括“人”“王”和“白”“石”等旧知识,通过编字谜融合了新旧知识,真正做到了两全其美。编物谜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对于“告”和“并”,结合两个汉字的结构编出谜语:“开字头上长两角”“一口咬去牛尾巴”,这两个谜语中体现了汉字的特点和形状,让学生结合了直观事物和文字符号,使他们在快乐中快速掌握汉字,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四、通过比较和联系认识汉字

我国的汉字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有神形兼备和变化微妙的特点,只需要细致观察,就能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规律。比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许多学生会写错“流、梳、疏”和“慌、荒、谎”等字。一些学生不知道“亡”这个字什么时候不加点,什么时候必须加点,出现了混淆知识的现象。就此,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相关汉字的区别,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汉字的秘密。如果头顶上有“草”,不需要加点,如果头顶上没有草,那么需要顶别的东西,要加点。通过对比和联系,提升在教师的启发下准确记住了这两个汉字。还有学生这样理解:草需要用雨水来滋养,可以把“亡”上面的点理解为雨水。对于“商”“摘、滴”三个汉字,使用多媒体设备放大这三个汉字,并且标记关键部位,区别开不同部分的颜色。学生借助教师的展示,能发现字形方面的差别,提升了辨别能力。有学生把“商”比作一个人,“摘、滴”这两个是都是有朋友的人,有朋友陪伴的时候是“十、口”,没有朋友陪伴的时候是“八、口”。

五、结论

汉字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里面蕴含着丰富说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需要善于结合游戏、字谜进行汉字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造字字谜谜语
字词小游戏
隋文帝造字
识字谜语
咱们最初是啥样
咱们最初是啥样
谜语
谜语两则
谜语两则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