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21-11-21 19:18金乡县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预算编制情况

金乡县财政局

引言

财政预算也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是指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中,从而清楚地反映政府的收支状况,它也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反映,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县级财政预算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各种预算管理活动,有效的县级财政预算一方面可以合理规划财政资金,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履行相应的政府职责。

一、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对于优化财政职能,提升政府的社会公信力,监督资金流向、规避腐败现象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明确了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求通过这些要求明确改革方向,确定改革重点,积极推动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一)统一对审计监督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县级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审计监督的作用,对县级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县级预算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安排资金,提升各个项目的活性,保持收支平衡,而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加强对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可以有效规避资金风险,规避国有资产流失,优化预算流程,因此在县级部门,树立审计权威,使预算审计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的必然途径。

(二)加强领导重视,实现预算管理规范化

由于县级预算管理执行活动层次较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牵涉各个部门的利益,具有其他审计部门没有的特点,因此,其在财政活动中较为重要,实现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是预算管理改革的重点,在过去,县级部门由于缺乏预算管理经验,员工业务水平有限,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预算管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在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县级部门各个领导就要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重视,通过领导支持,着眼全局,不停请示、汇报、披露相关问题,可以提升审计质量,另外,领导的重视也有利于确定规范化、标准化的预算管理程序,预算管理程序一般包括预算编制—请示审批—预算执行—预算决算等,领导重视,上传下达,以身作则,预算编制就更加科学,反映问题更加具体,解决问题更加及时,执行预算更加明晰,预算程序更加优化,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效果也就越好。

(三)重视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环节特点

在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改革中,为了保障预算管理效果,需要根据预算各个环节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首先,县级预算管理体系作为县级最重要的财政经济活动,其主要有四个环节: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决算,县级的财政预算管理活动每一年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开展,因此,县级单位要明确各个环节的特点,首先,预算编制环节,应该按照全面、公开性的原则编制各项活动预算,充分保障收支平衡,需要注意部分的非税收入等财政性收入需要合理地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各类的奖金、个别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监管,包含在预算管理范围之内。在编制预算时还应该体现充分性与效益性原则,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要有时效性,专项资金不准挪作他用,从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果。其次,在预算审批环节,要突出时效性和科学性,也就是在审批阶段,应该根据县级的经济情况、项目的特点以及资金的充盈情况合理调配资金,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需要注意在预算审批时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审批。再次,在预算执行阶段,应该按照严谨性与考核性原则执行各项经济活动,为了保障预算活动按照规定执行,应该由相应的监督管理员工进行预算执行跟进,预算执行情况应该及时与编制的预算进行比对,及时调整预算执行情况和进行项目评审,监督是否有违反规定转移收入、截留专项补贴款挪作他用等问题存在,以实现科学执行预算。最后,在预算决算阶段,高效校对每一笔收支情况,并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与预算管理形成联动机制,规避绩效考评流于形式的现象,实现科学考评,循环优化。

二、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措施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县级政府财政改革的重要一步,其改革效果直接影响县市地区的经济水平,因此,县级部门应该确定相应的改革目标,即按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以综合预算管理为基础,以“金财工程”为手段,建立其预算内容全面完整、定额科学公平、项目量化明细、程序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县级部门也应该统筹兼顾,明确改革要求与改革重点,针对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预算问题进行科学优化,合理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实施,最终实现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编制各类预算

县级部门要全面推进财政预算改革,树立正确的预算改革方向,在明确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实行综合预算管理,首先,要将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等各类合法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收支情况全部编制在一张预算表中,其次,应该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例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定员定额编制”等,都需要根据部门特点进行选择,再次,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从基层单位进行编制,逐级审核、汇总、核定审批,预算科目要细化到类、款、项、目,项目支出要细化到具体的事项,全面反映人员、物品、资产的支出情况,编制项目申报书必须规范齐全,可行性报告、评审报告等应该经由专职人员进行签证审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必须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由相关论证委员进行论证,按照相应的审批程序决定相应事宜,最后,为了保证编制的预算更符合实际情况,应该推动预算的滚动化管理,预算编制时间跨度长期短期相互结合,拨付资金要及时到位,保证预算资金的到位率,从而保障项目实施效果。

(二)加强预算考评,实现循环优化

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执行情况与编制的预算进行合理的对比,然后制定一系列的考评方法和程序,对执行的结果进行考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确定考核时间,一般来讲,是在每年的4月至12月,支出进度考核为月考核,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预算绩效考核要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部门以及不同项目的特点,科学选择绩效指标、绩效基数、考评方法、可支配资源变化以及绩效目标调整等,细化绩效考评内容,再次,确定考核内容,一般来讲,县级财政预算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地方财政运行分析等,然后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合理的考评,相关人员还应该根据预算管理情况展开梳理工作,准备相应材料,制定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考核评分表,要求各个部门准确客观填报,并按照表中顺序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以保证填写内容清晰完整,在预算考评工作结束之后,应该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包括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的思路以及相关建议等,要求数据准确,思路清晰,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以便之后的预算优化,最后,为了保证绩效考评效果,应该秉持考评公开化、透明化,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完整,能够反映绩效执行情况,考评人员应该有丰富的考评经验与较高的职业素养,如果发现弄虚作假、数据不实等现象,应该取消该部门及员工的考核资格,从而提升预算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化

在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县级经济的特点以及机构建设情况,完善制度化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县级部门因该明确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四个流程,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决算等,并且确定各个环节的特点,安排相应的人员,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以保证预算管理效果,其次,在各类预算实施的各环节中,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例如,预算制度体系要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细化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完善基金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对于资产的明细情况明确相关部门进行督导,细化资产购买、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并且建立动态的资产监管机制,定期选派员工对资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记录,强化对存量资产的管理,项目支出制度体系,要研究制定规章制度,对项目的各项支出进行记录,及时与编制的预算进行比对,设定合理的浮动范围,并且对超出预算支出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从而逐步形成项目监督机制、项目绩效考评机制以及各种评价监督结果与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预算执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结语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是基层财政工作的重点,影响着一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县级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是我国基层政府的一次重要变革,县级部门应该进一步转变预算管理思想,更新改革观念,切实把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放到首位,为促进政府各项部门的工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概念、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要求,从制度、绩效评价以及实施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求对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做进一步的剖析与完善,从而促进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预算编制情况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财政预算资金主要风险点及管理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