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1-11-21 19:18江苏晟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信用融资

江苏晟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市场的发展越发迅猛,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他们首先需要在市场中扎根站稳,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而这一过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中小型建筑企业需要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融资困难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阻碍。中小型建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多种渠道的对比分析工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同时还需要加强内部建设,提高自身的信用,才能有效地降低融资风险,为内部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一、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问题现状

(一)上市融资难

上市融资能够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在股市运作中直接融资,解决问题,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针对上市融资的规定限制较高,入市门槛过高,限制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进入,因此中小型建筑企业难以借助上市融资这一渠道实现融资。

(二)银行贷款难

大部分的企业在银行贷款需要提供质押抵押等担保,只有少数的企业才适用于信用贷款,而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产少,在银行贷款时,无法提供相对应的抵押质押等担保,也很难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办理各项手续。而且耗费的时间较长,贷款金额少不足以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型企业信用较低,因此也无法开展信用贷款。银行十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中小型企业申请贷款时,银行并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因此只有较少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而且大多数为短期贷款。

(三)民间借贷难

当上市融资和银行贷款已经无法支持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时,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借贷,但是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极高,中小型企业负担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很有可能影响内部资金链的运转,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中小建筑企业融资困难成因

(一)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并不健全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众多,但是相对比较混乱,再加上缺乏完善法律法规的支持,导致信用评级机构资质较低,并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所建设的信用评级制度并不完善,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中,并未建立起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的信用评级制度并不适用,银行获取的信息也相对片面,阻碍了中小型建筑企业银行贷款。

(二)企业经营不规范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总数已经超过了90%以上,但是企业的总体实力不高,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造成企业的信用低的原因,除了自身的规模较小外,内部的经营也并不规范,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小型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各方面投入的力度不足,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对信用等级的评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总体的发展规划中缺乏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而且本身资金匮乏,资金链的运转受到影响,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宏观政策把握能力欠缺,影响了企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三)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要想融资成功,获得一定的银行贷款,就需要符合银行的担保条件,由担保人或抵押物提供一定保障,降低银行的投资风险。但是仅凭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满足担保条件,在此情况下信用担保体系应运而生。目前来说,虽然国家和政府为中小型融资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了相关制度,确保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但是由于担保机构不多手续复杂,担保体系建设并不完善,无法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各种渠道的优劣对比

在建筑行业中,小型建筑企业实现融资主要通过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方面,而外源融资包括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信托贷款等多种渠道,内源融资包括资本金注册,留存收益折旧等措施渠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不同,各种渠道的适应情况也各不相同。在内源融资方面,项目资金庞大,参与人数众多,企业对于宏观政策的把握能力不足,虽然内部融资的手续十分简便,但是成本高,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超过了投资利润率,难以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而在外部融资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向各大银行申请贷款,但是提交了贷款申请的资料后,大部分银行并不会进行充足的考虑,直接否定。或者银行经过一系列综合考评分析后,认为该项目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从而否定了企业的贷款请求。这一融资渠道相对复杂,成功率极低。而一些中小型企业选择向信托公司筹集资金,这一途径相对灵活,但是信托公司为了降低融资风险,对于还款用款有着特殊的要求,企业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但这一方式也能有效地解决在施工阶段中出现资金流断档的问题,保障企业内部资金链运行的稳定性,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对策

(一)改善融资环境,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为了解决中小型建筑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改善现有的融资环境,提高企业的信用,利用信用担保获取资金,降低融资的风险。首先需要中小型建筑企业提高对自身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从内部管理入手,规范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针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建立风险防控体系,预防市场环境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降低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逐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保障企业运行的稳定性。久而久之在市场中便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加强信用建设,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难度。

(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的建设,打破传统的信贷模式,融入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本,拓宽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本身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等各种因素存在较高的还贷风险,金融机构在贷款时会考虑到这一因素,为了降低风险,可能并不会考虑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贷款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多方面入手,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完善中小型企业的评级制度,解决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一标准判断企业的信用等级,然后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获取他们的信任。不仅能够降低机构的投资风险,还能解决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融资困境。

(三)提高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

提高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在市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融资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中小型建筑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前瞻力,成立专门的市场分析组织,引进专业人才,分析当下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规划企业发展,改变企业的传统思想,优化内部管理,激发组织结构的活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创新,通过某一项目打响品牌,在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提高知名度,才能开展进一步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四)加大政府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型建筑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关注度。针对相关的福利政策,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建设,优化融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放松市场管制,为中小型建筑企业融资提供一定的推力。

(五)多方合作寻求共赢

中小型企业在向银行金融机构等进行贷款时,还可以考虑其他的融资渠道,例如通过多方合作寻求共赢,和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某一建筑项目,共同承担风险,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这一共赢之路,不仅能够保障中小型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稳定,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多家企业通过合作,可以打响企业品牌,凝聚企业力量,创造商业价值,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中小型建筑企业要想解决融资困境,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首先就需要认识到当前的融资难题以及难题成因。从内部管理运行入手,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用建设。同时注重提升市场开发能力,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其次是政府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评级制度,规范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中小型企业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获得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后,给予中小型企业一定的支持,解决融资困境,实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信用融资
终于中了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9月重要融资事件
中国,快步进入信用社会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信用消费有多爽?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