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机制下民办高校美育创新工作室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武汉城市学院美育创新工作室为例

2021-11-21 22:43吴琼
大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民办高校美育

吴琼

(武汉城市学院,湖北武汉435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部于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民办高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美育工作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一直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状态,难以较好地完成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和人格塑造服务的任务。因此,本文在调查研究民办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运行美育创新工作室,为改善与推进民办高校的美育工作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民办高校美育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足

在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中,德、智、体三方面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美育与劳育则相对薄弱,原因有二: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美育在国家层面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但是各层次的高校在落实层面却参差不齐,跟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性文件,美育的机构设置不健全,制度化的方法指引不足等,都影响了美育功能的发挥”[1];二是民办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定位于应用型或技能型大学,对美育存在认知偏差,认为美育只有辅助作用,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

(二)资源投入有限,执行落实困难

美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的,相对于专业技能教育,需要具备单独的符合美育工作需要的设施与设备、师资力量、氛围与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资源投入将会是一笔较大的经费投入,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大部分的办学经费主要用于教育主体目标的实现,即专业技能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因此,美育工作难以争取到足够的经费保障,也就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师资力量单薄,育人效果欠佳

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教师数量紧缺,教师结构也偏向工科、商科、文科。承担美育任务的师资必须具有艺术类专业背景,这类教师在民办院校本就属于稀缺资源,即使一些民办高校开设有艺术类专业,教师也因为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无过多精力承接美育方面的育人任务。“因为美育领域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较少,教师在美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也相应较少,导致课程开发不够,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实践活动单一、美育效果评价不高等问题的出现”[1]。

(四)学生基础薄弱,审美能力不足

民办高校招生处于劣势的地位,生源结构特点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因此造成民办高校的学生审美能力不足。第一,审美取向大众化、世俗化、功利化。因为文化底蕴较薄弱,民办学校的学生在精神追求方面,更加容易受到社会大众主流、网络文化的影响,而缺乏个人特性与高层次价值化的追求。第二,审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需要基于雄厚的知识储备,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动力欠缺,知识储备与转换能力较弱,尤其在互联网资源如此发达的社会,知识的“拿来主义”变得十分容易,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创新动力与意愿。

(五)课外活动丰富,育人内涵不足

美育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全员的参与,虽然民办高校师生对美育的需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也丰富多彩。但一方面,民办高校办学时间普遍不长,校园文化积淀较浅,学生难以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属于特定高校的审美价值与情操。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外活动类型方面也偏向于实用型,再加上学生素质与教师指导能力偏低等因素,课外活动表现出外表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与美育内涵相对不足的情况。

二、美育创新工作室的实践路径

本文根据民办高校美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基于“四位一体”机制,建设美育创新工作室,通过师资队伍的组建、教学环节的安排、育人平台的搭建、育人课程的开发、育人内涵的提升等几方面,特别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活动的创新、校园文化的营造、艺术展演的推广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美育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行并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秉承“以美育人”的理念

为了加快民办高校对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观念转变,进而转变民办高校对美育工作的全新认识,工作室应始终秉承“以美育人”的理念开展育人工作。“以美育人”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还包括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人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主动性,形成独立、高尚的人格道德情操,最终实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的育人目标。

(二)以学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开放式运行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工作室中,学生需要完成从学习者向探索者与研究者的转变,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由文化的学习者向文化的传播者转变。

工作室依靠学生团队形成自治组织,学生团队建设采取梯队式学生团队方式,以艺术类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即一、二年级学生形成低阶团队,主要任务是学习与体验,三、四年级的学生形成高阶团队,作为工作室的主力,主要的任务是协助开展教学活动、竞赛活动、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工作室的高效运转主要就是依靠这个团队。

工作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校外竞赛为促进,以文化沙龙和观展观影为提升,以定期成果展示和互动性文化市集为检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开放式的运行模式能极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在专业课内成绩、课外专业获奖、文化推广传播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成绩斐然。

(三)建设以人文性为主、专业性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

为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工作室的课程体系以人文性为主,专业性为辅,主要的课程以荆楚民间艺术与荆楚非遗文化为核心,包括中国画、雕刻、剪纸、竹艺、刺绣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开设艺术设计类课程,包括插画、板画、创新设计等。所有课程的开设方式均是以专业教师为主、高阶学生团队为辅。即专业教师讲授文化理论知识以及核心技艺传授,高阶学生团队主要负责技艺练习与技能提升。目的一是缓解专业教师的压力与负担,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相互交流提升的平台与机会,通过“朋辈”相长的关系,实现双向锻炼高、低阶学生团队。

另一方面,课程教学的方式以互动交往式为主,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指导教师以现场技艺传授、作品现场创作交流、作品点评赏析、集体讨论指导等多种授课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提升技艺的同时,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四)组建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的美育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教师是美育教育的执行者以及文化的传承者,决定着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4],美育创新工作室利用艺术专业教师资源,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全部都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民间技艺的老师,其中包括武汉木雕非遗传承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主持人、湖北省学院空间研究院研究员等,在理论研究或实践创新方面都能给予学生很好的指导。工作室还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高阶学生团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专业教师运行工作室的负担,帮助教师团队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仍有精力教授他们熟悉的专业课程。高阶学生团队成绩斐然,也会激发教师进入工作室的热情。借助工作室自身指导教师的平台与资源,以“非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展院校交流,通过聘请与引入校外导师,扩充师资队伍深度与广度,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五)探索以成果展示与交流互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传播途径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精神文化的互动过程,工作室的师生人数毕竟有限,需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将价值理念与文化内涵传递出来,影响更多的人。美育创新工作室形成课程结束即定期开展主题作品展与文化市集等文化传播活动的模式,定期制作作品手册,通过成果展示和交流互动的方式,一方面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深化工作室文化育人的内涵,更广泛地进行文化传播,由点及面,形成全员参与的美育环境,最终达到校园文化全员渗透。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市集等互动性强的活动,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输入输出同步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进而加深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美育的锻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利用互联网拓展工作室的交互性与开放性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标志,互联网以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渠道。”[5]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式也应随之改变,美育更需要直观与形象的表达。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数字媒体的优势,通过扩大公众号的影响力与点击量,扩大工作室的交互性与开放性,最大程度占据互联网阵地,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取得线上线下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美育效果。

(七)利用企业资源引入商业模式,开发文创系列产品

在深入发掘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工作室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从开发校园师生喜欢的文创产品出发,逐步推广至社会进而形成品牌,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文化价值理念的推广与传播,利用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深入师生的生活,普及美育意识,提升美育效果。

三、结语

本文基于“四位一体”机制,建设美育创新工作室,进行整体运行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室以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技艺的师资队伍为核心,以特色课程教学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组织参赛、观展、文化沙龙等“体验互动”模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展览与文化市集推广活动,扩大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效果,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与提升校园育人内涵,为改善与推进民办高校的美育工作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民办高校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