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1-11-21 17:53胡菊华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人民币题目

胡菊华

(福建省福州市郭宅中心小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体现为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不仅能更轻松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获得更深入更长远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寻求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而数学学科由于本身的复杂性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此时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入趣味性设计,不仅能把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呈现,还能唤醒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1]情境化教学就是一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利用语言、音频、视频或者实景布置把教学过程打造成一个生活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把这堂课要学到的每个面值的人民币图片搜集起来放在一个页面,然后以人民币自己介绍的语气,为每个人民币录制一段音频,点击人民币图片的时候,人民币会自我介绍自己的价值。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人民币,鼓励学生尽量的通过语言把人民币的样子描述出来,然后教师打开之前准备好的页面,指出其中一张人民币图片先让学生辨认面值,然后点击语音播放正确答案。这样的方式通过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内让学生学会了辨别人民币的知识,同时学生思维能力也在情景化的环境中通过思考得到锻炼。

2.教授正确的思考方法

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考的方式是分不开的,正确的思考方式能让人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对思考方法的传授,由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运用正确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年纪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弱,思考的过程更偏向于直观形象。[2]此时引导小学生思考的步骤应该是利用实物,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

例如在小学专项问题中的追及问题中,题目通常文字比较多,学生在阅读起来比较难以理解。此时可以运用画图的方式直观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分析条件间的联系,然后在纸上的图中表现出来,最后利用简单的线段图解决问题。解决完一道题之后可以给一个相似的题型让学生自己分析条件画图,学会使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给大家讲解思考的过程,向大家展示自己做题中的思维过程。自己做和讲出来是不一样的,讲解的过程要求学生有清晰的思维,能够被其他学生接受。这种学生讲解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思考的方式和过程,加深思考的记忆。学会这个画图的方法,能让很多条件复杂的题目简单直观化,让学生在做题时更加主动。

3.在习题中融入能力训练

小学生正处于头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让小学生获得很大进步。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需要小学社经常接受逻辑思维的训练,引导小学生逐渐转变思维方式。[3]小学数学教师思维训练的一个方式就是让小学生多做习题,在数学的习题中包含着很多逻辑性鲜明的语言,长期接触习题也能让小学生逐渐熟悉逻辑思维方式。

例如用到小学都会学到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严格检查小学生乘法口诀的背诵情况,在小学生刚接触时,教师要让学生每天都进行练习,先不求速度,只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并记得正确。在学生进入更高阶段已经背过的时候,教师就要要求速度的提升,在熟练之后,碰到数学计算,大脑就可以迅速作出回应、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思维更迅速敏捷。做练习题也是如此,教师还要向学生正确阐释题目的意思,教会学生读题的方法,如先看条件再看要求,看全题目,理清题目中提问的逻辑顺序。通过这样的读题过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满足了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寻求更多的策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人民币题目
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个啥?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怎样认识人民币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追根求源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