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融入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2021-11-21 17:53方婷婷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规律绘本数学知识

方婷婷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城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生动有趣的数学绘本既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是对数学教材的一种丰富多元的补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低段学生打开数学阅读之窗,让他们跳出课本读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浅谈数学绘本如何融入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1.精选绘本,让数学知识生动化

1.1 选择富有童真童趣的数学绘本。这一类的代表,如我国“数学童话大师”李毓佩教授的数学故事系列,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将各种抽象的数学问题巧妙地变成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数学童话故事,符合低段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瞬间爱上数学绘本。特别是《李毓佩数学童话集》(低年级)系列涵盖的知识点符合低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这个动物们都爱好数学的童话世界里,遇到困难喜欢运用数学来处理,如虎大王借助数方块方法知道老鼠的数量,狐狸用排列数大小的方法赢了狼,猪八猴用数位题智斗老狐狸,胖熊巧选最短路径轻松胜小老虎等。学生与小动物们同呼吸共命运,增加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并培养关爱小动物的美好品德。此外全书注音,降低了学生独立阅读的障碍,配备的趣味测试题可以有效考查学生数学阅读的质量。

1.2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绘本。低段学生还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经常会有疑惑“数学有什么好处?”。数学绘本的引入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数学帮帮忙》系列绘本就是典型例子。该系列包含“数字与运算”、“量与计量”等五个主题25个数学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由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如从收集和整理糖果纸引出计数法,从打扫卫生的难题的解决理解分数,从等待坐飞天大魔虫知道了如何估算,从高速公路的出口号码找到了数字规律……学生在这些鲜活的例子里更容易找到共鸣,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知不觉学生就会发现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被轻松掌握了,而且获得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融合绘本,让数学课堂厚度化

数学绘本以其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吸引着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转化,在课堂中融入绘本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的图片素材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如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教师可以选取《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课本之外的规律:树按照“苹果、苹果、梨”排列生长的;路是“粉、蓝、白”排列设置的;巨人脚指甲是“红、黄、黑”来涂的;桥的图案是“星星、月亮、云朵”分布的……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不由得感叹原来规律还可以这样呈现。在这样发散学生的思维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甚至创造规律。

3.玩转绘本,让数学活动深刻化

玩是孩童的天性,让学生根据数学绘本进行角色扮演,在玩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如在一年级学年末,表演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是个不错的时机。教师将汪汪(玩具小狗)请到班级,抓住低段学生乐于助人的心理,请全班学生分小组帮助汪汪准备生日派对。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安排任务,有的小组确定邀请人数,不用数数,利用加法轻松解决;有的小组负责购买水果食物等物品,准备人民币学具到“数学超市”购买,深刻认识各种人民币币值的换算,并在付钱找钱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快速知道商品的价格,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有的小组负责礼物的存放,这里需要借助分类与整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有的小组负责安排位置……进行绘本表演,将绘本的中的数学情境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数学绘本为小学低段学生搭建起一座沟通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桥梁,其融入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值得大家认真对待。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多阅读数学绘本,选好绘本,用好绘本,让数学绘本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规律绘本数学知识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绘本
绘本
绘本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巧解规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