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2021-11-21 17:53唐红琴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导学人教版教师应

唐红琴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时,应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使学生在对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展开一定的思考,以不断地发挥“目标导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积极教育意义。

1.使学生在良好的历史情境问题“目标导学”中学习

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地综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及资源环境等因素,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教、学中“导合一”特点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注重对自身的教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历史情境问题中,能够逐步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高效的完成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任务。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应以问题导入式展开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如“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什么滔天罪行?”引导学生回答“火烧圆明园”,教师接着进行提问,“那么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40年后,北京又一次被列强占领,这是什么战争?”并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了解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原因、经过,以及发生的时间和侵略的国家,从而引出导致的结果,即《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学生能够了解义和团的兴起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并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充分的利用历史情境问题“目标导学”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全面的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历史学习,以最终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1]

2.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良性的发展

在初中历史教师的实际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的强调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生完成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充分的利用“目标导学”的教学策略,实现初中历史课堂重要的教学理念,以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到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获得良性的发展。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并认识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以及结果,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及影响,并通过与学生的小组讨论,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刻的体会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的信念。使学生能够在收获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的获得相关的素质教育,以充分的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2]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初中历史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不足,采用“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历史教学,充分地利用导学案,开拓学生的思路,逐步地培养学生对“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适应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在课堂中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增强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信心。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社会生活的变化》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言,自己身边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些信息,比如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上面有何变化?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在学生发言后,给予学生鼓励式的赞许,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历史课堂教学中,并在踊跃的发言中,逐步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信心,然后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充分地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资料与自己的思维中进行知识的碰撞,以逐步的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初中历史“目标导学”的教学目的。

4.结语

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师应不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逐步地渗透到对学生的历史教学中,以使学生在提升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全面的增强自身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养成在学习中善于思考的习惯。

猜你喜欢
导学人教版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我是小导游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