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养成教育”

2021-11-21 17:53谢李莉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榜样班级

谢李莉

(广东省湛江市四中滨海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00)

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在幼儿园时期过度依赖父母老师到了小学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到了中学生时期,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阅历增加,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拥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学生由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对自己的评价表现于对权威人物的顺从转变为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权威。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应注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1.以榜样为先、正面教育为主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自身的一个正确认识并没有完全形成,从而他们会去更多的学习和模仿身边人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比如教师应在平时学校生活中应发现和注意班级学生中的闪光点,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向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自身的品德素质提高。当老师看见学生随手捡起地上垃圾、积极参加小组合作、热心帮助同学老师时,老师可以用这些事例作为依据,在课堂上一一举例,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当同学获得老师表扬,内心得到鼓励,会继续将优良的品德保持,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而其他同学,受到了同班同学的影响,会对他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而在班级形成良好风气。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展开评比活动“谁是勤劳的小蜜蜂”、“谁是我们班的学习楷模”、“谁是我们班的道德模范”、“谁最热爱体育运动”等,在班级评选中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有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高。同时在评选过程中学生也能发现自身和他人的闪光点,让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不再拘泥于成绩的好坏,学生自身会充满自信,也会养成发现和欣赏他人优秀品质的习惯。教师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为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

2.班主任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

班主任是学生在三年学习生活中与学生们相处时间最多的人,所以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养。比如班主任在学校中看到果皮纸屑,应主动捡起;当学生参加卫生大扫除时,班主任应做好表率带领学生积极行动;当学生帮班主任倒了一杯水,拿了一本书,班主任应回应学生一个微笑并对学生说谢谢;当班主任说错了一些话做错了一些事,应及时反思,并向学生们道歉,让学生们懂得班主任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但是有了错误就应该用于承认并改正……当学生看到了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会主动的去模仿,班主任不仅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而且在言传身教中促进了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2]

3.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性格培养

学生在初中时期正处于我们所说的“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应抽出课下时间积极与每一位同学谈心,以面对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关心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并给予帮助。比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发现了学生某些学习上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出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早睡早起,平衡饮食,注重体育运动的建议;当学生和家长发生矛盾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矛盾,从而密切了家校关系,家校联手共同促进孩子成长。教师在与学生积极沟通,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这不仅仅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同时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性格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学生的思想变化。比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小故事、大哲理”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性格。班主任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提升向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大有裨益。[3]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限于成绩的高低,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榜样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