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便成“精”了
——生本课堂中教师的语言研究

2021-11-21 17:53韩雪峰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晏子课堂教师

韩雪峰

(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 浙江 江山 324100)

“生本课堂的实质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权,交还给学生。就像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交还给农民一样,这是学习方式重建和课堂教学重建的支点。”这是市教研员姜老师的观点,我认为他说出了生本课堂的关键所在。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是课堂上的神,所有课堂上的阐述、观点、问题都是教师一手安排,从来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这样的课堂久而久之使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存在,从而把自己的观点掩盖起来,也可以说是教师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大问题,急需要解决。

1.课要留白 教师勿扰

“留白”的原意是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根据布局在画布上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是作品更意味深长,更韵味十足,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教学中的留白则是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在一次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找出文中晏子与楚王三次斗智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我发现了几个学生把整个自然段都划满了,因为平时课堂上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大声提醒:“不要整段整段地划,要划那些有用的答案。”这个时候全班的同学都抬起头看我,我又把话重复了一遍。又巡视了一会儿,我发现已经有几个学生举手了,便问道“划好了吧?那请XXX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上面这段教学中,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打扰了他们思考的连贯性,当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教师不能发出过多的指令。因为这样就把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师的身上。本来学生思考问题时是很专注的,结果被我的大声提醒全部打断了。其实这时我应该小声地提醒那几个划满全段的学生,给学生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第二个错误,就是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在我让学生汇报的时候,其实还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完成问题的。这样的我没有关注全体学生,而是把焦点放在了部分优等生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据听课老师反映,当时后面还有几个学生,在其他人汇报的时候还在划,这样的学习就大大降低了效率。

教师在这时应该安静,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前进的跟随者。

2.不要一切 “喂了”学生

以前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不能领悟我的意图,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到正确的答案,总是怕学生偏离了我设定地主线。正是这种不信任,导致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跟随我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我设定地目的地。在课堂上,都是我说上半句,学生接我的下半句。这样的接法,只能让学生用词的形式来回答,他们不能完整把问题阐述清晰,总是依赖我的提示。尤其是最后总结部分,我的问题是:“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很多,我就依次叫他们回答,学生们给我的答案是:聪明、机智、爱国、能言善辩、有骨气等等。答案全部是词语,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说出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样不好的习惯,都是因为我在平时就害怕他们回答不出来,说不好,就把答案“喂给”他们,学生只需要张嘴即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只需要概括成词的坏习惯,而不会把整句话说完整。

在听了其他教师的点拨后,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上多使用这样的追问:“继续说”、“还有呢?”应该多问:“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么?”让学生自己把理解说出来,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不完整的答案,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多说,这样的他们才会越说越好。不是一切“喂了”学生,而是真正的一切为了学生。

3.切勿唱戏 适当闭嘴

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学生演配角,这好像是大部分老师心里认为理所应当的事。可看的戏再精彩,也不如自己去唱一唱,只有亲身经历了,印象才是最深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好了“,听、读、写”就好办了。我想叶老的话,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而我们常常是忘记了这些老一辈教育家的谆谆教诲。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语文课上有许多内容是一下子不能用语言阐述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进行思维、语言上的碰撞,这样才能产生知识的火花。

我们应该从讲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放在知识的神坛上。要和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把自己的问题提炼再提炼,把提示语精简再精简。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精炼”了、“减肥”了,“瘦”了,教师才能真正的成“精”:精讲、精练、精彩!

猜你喜欢
晏子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晏子的车夫
嘻游课堂
小燕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