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念和实践*

2021-11-21 17:53张静娟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分级材料素养

张静娟

(河南省南乐县福堪镇中学 河南 南乐 457400)

引言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有待于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才能探索出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从国际上看,分级选材、满足读者发展需求已成为阅读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学者们也认为顶级阅读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学者对此也予以肯定,指出“分级英语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借鉴国内外分级阅读的成功经验,探讨分级阅读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的理念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读写能力的概念及其含义

抽象的阅读素养的概念分解为具体的知识、能力、信念、态度等方面,为阅读素养的实施提供实践依据。注重动机和情感的不足,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语言的发展是为了人的成长。但是,从国际阅读素养的概念、内涵的变化来看,这一框架中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描述并不完善,特别是核心阅读能力和重要表达能力的缺乏。基于此,笔者对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进行了界定,即:为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具有解读、理解和表达意义所需的个性和关键能力,才能与多模态文本进行良性互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框架进行了修正,将英语阅读素养划分为阅读素质和阅读能力两个维度[1]。

2.分层阅读法培养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核心理念

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一系列分级英语阅读材料,以促进其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个性和阅读价值的增加。具体来说,在阅读理解方面,这一理论强调学习,建议学生选择比自己阅读水平稍高的教材,尤其是词汇和语言结构方面的教材,应放在学生近期发展的领域。分段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易懂的材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正确评价,是选用适当等级性阅读材料的基础,有利于理解性阅读的顺利进行。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可以减轻阅读负担,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日常繁重的学习任务,对课后作业进行整合;有观点认为,分级阅读实际上是泛读。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易懂的英语阅读材料,保证了阅读时间、阅读次数和阅读速度,促进了学生语言习得。但是,仅仅依靠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免费评分,缺乏对教师课堂阅读的跟踪指导,学生的评分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层次性阅读注重文本意义而非语言,强调学生主动体验。许多高等级的阅读材料是英语原版的,内容非常丰富。阅读评价材料的选择,应以理解语篇、与语篇对话、体验语篇乐趣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2]。

3.采用分级阅读法培养高中生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实施对策

层次化阅读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校对读书时间、读书内容及读书效果的评价,普遍存在困惑。以北京市3所初中8个班287名初中学生为对象,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校本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强烈的顺从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分级阅读,必须重构或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家校合作,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级阅读课程体系和阅读文化。

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主要困难是无书可读,据《马太效应》所说,读得越多,读得越久,效果越好,因此,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实施分级阅读的关键。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了读书活动,让家长参与到阅读中来。老师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多种形式输出,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将学生的等级性阅读纳入平时的评价,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写阅读报告,在教室墙上张贴阅读材料,分享和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加或调整阅读内容,也是师生教学思想的转变。分级阅读的教育价值,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其次,教师应赋予学生自主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书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时间,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改变传统的观念,即教室和课本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学生要主动规划自己的阅读行为。

4.结束语

分层阅读具有传统精读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优点是阅读量大,阅读难度小,学生自由选择书本,学生自主学习,并有持续阅读的积极性。分级阅读不只是课本阅读的补充与拓展,更应将两者有机结合。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将原始分级阅读与课本阅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采用泛读法进行分层阅读,忽略生词,重视文本意义。

猜你喜欢
分级材料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可爱的小瓢虫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材料
摇摇鹅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