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实施中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11-21 19:48
小学生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能力

臧 玥

随着教育理念革新,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既强调美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更强调美术对学生健康人格、美好心灵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精准认识美术学科的审美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探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

一、美术课程实施要注重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美术课程以往被认为是一门带着学生读读、看看图片的课程,不被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我们需要在美术课程实施中落实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学科的众多素养中,审美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养。首先,美术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上的,如果不懂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出一些美术作品之美,却无法用优美而精准的语言去表达,不能有深度的欣赏艺术之美,不能获得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愉悦。其次,美术审美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有些作品的艺术美是含蓄的。如在二年级下册《虾和蟹》的学习中,我们先通过猜谜的形式,让学生在虾和蟹的形象感知中对两种水中小动物进行认识,然后,展示一些虾、蟹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感知。之后,会展示齐白石的虾与蟹的作品,告诉他们这些作品拍卖的价格都几十万,有的还更高。我们怎么看出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呢?引领他们进行深度审美。

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审美是美术深度学习的必须,是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需要,是学生美术学习和发展的必要。通过美术审美能力训练和培养,可以让学生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其他学科学习的品质和能力,最终促成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要从以往的知识教育转变为智慧和素养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教学和成长。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美术之美

美术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也是再现生活的艺术。在注重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中,我们要关注生活,多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深挖教材,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和美术审美的兴趣。如在《鸟的纹样》的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把握真实鸟类形象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大胆思考,会学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通过合理的观察和艺术的分析,利用点、线、面等因素构成或夸张或简化的“鸟”的装饰形态。在教学中,我们创设游戏化的美术学习情境,分别出示丹顶鹤、燕子、孔雀身体的局部,让学生从鸟的外形、羽毛的花纹和色彩等方面说说它们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术作品中的夸张、变形。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能让他们发现绘画和实物图的区别,从而感受美术图画的艺术特点。

就这一内容的学习,我们要指导学生认识到运用夸张、变形、简化、添加等装饰方法来对鸟类形象进行装饰、提炼,并在生活中对鸟类的纹样进行审读,不仅感受装饰后的图案美,也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感受和提升生活的情感。

当然,我们的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与生活有关,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从生活的层面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学会欣赏美。如在《线条的魅力》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养了哪些花,观察花与叶的形状,交流这些形状是由什么样的线条构成的。之后,我们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线条美的认识,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绘画来表现线条美。如此,借助生活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在迁移运用中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获得一定的美术审美的能力。

(二)突出审美,将审美教学贯穿课程始终

在课程改革要求下,我们教师普遍转换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开展美术教与学活动。而且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审美作为每节课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将美术欣赏融于美术知识的习得,融入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教学实践中,使得学生在每节课都得到审美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如在《表情丰富的脸》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先让学生说说对面部表情及变化的认识,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家长、同学和老师,对“表情丰富的脸”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我们从美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几种常见表情的脸部肌肉、五官变化等进行再次观察、概括和分析,尽量用美术语言进行表现。如此,通过小组合作,通过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学生就会对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特征有比较好的认识和把握,我们还可以进行即兴表演活动,完成“捧腹大笑”“颔首低眉”“痛心疾首”“笑里藏刀”“愁眉苦脸”“笑逐颜开”等表情的展示,让学生对表情进行分析和欣赏,获得一定的审美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教学细节,抓住学生的课堂反馈,推动审美活动的开展。如在《鱼的纹样》学习中,我们让学生进行“摸鱼”游戏,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鱼的图片,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共性,发现纹样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评析。

另外,我们在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中,还要注意改变评价方式,通过积极的评价推动学生大胆地展示和表达,增强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如在《青花盘》的学习中,有学生对青花盘的欣赏只从其中的内容进行欣赏,角度单一。我们在评价中肯定其观察的仔细,描述的准确,鼓励他再看看、想想还可从哪些方面欣赏,从而推动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欣赏。

总之,老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在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审美的重要性,通过审美方法的指导,多样审美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不断积累和丰富美术基础知识后,能够在美术审美中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