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1-11-22 04:53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会常态体系

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指针对经济主体内部控制成效展开全方位评价的管理手段,通过系统评价得到结论,以评价报告的方式予以体现,具有权威性、全面性、真实性特点。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导向,将与评价相关所有环节、要素、条件集中到一起,形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赋予内部控制评价规范性、流程性、周期性,为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给予支持。然而,有些国有企业却未能建设稳定、高效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缺乏主观意识、原则缺位、内容不全、方法欠佳问题,降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基于此,为提高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探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必要性

(一)弥补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控,采取调整、约束、评价、规划、控制等举措,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完整且安全,同时财会信息真实、正确、全面。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及规模调整,内部控制举措可适性相对削弱,对财会信息正确性、资产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为此需针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提高经济效益及改善经营管理对策的立足点,继而弥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针对内部控制结果进行评价,旨在总结内控经验,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依据,与之相比内控评价体系具有全生命周期特性,在关注内控结果同时更为重视内控进程,赋予评价灵动性、发展性,根据内控对象有效调整评价细则,引领各部门、各岗位完成内控目标,形成“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优化”链路,使国有企业可通过内部控制防止资产流失,为提高管控效益给予支持。

(三)抓紧内部控制要点

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目的是保障内控科学有效,达成内控目标,提高国有企业管控质量,为此国有企业紧抓内控要点,使相关体系建设效果更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第一,针对内控目标进行评价,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科学可行;第二,针对资产管控效果加以评价,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且调配高效,满足运营需求;第三,针对国有企业运营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评价,在法律及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加持下创产增收;第四,针对财会报告进行评价,纠正财会工作中的错误,保障财务管理位于正轨,继而助力国有企业完成战略性发展任务。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难点

(一)缺乏主观意识

有些国有企业虽设立内部控制机构,但在内控进程中存在盲目、系统性差、方法陈旧等问题,主要源于未能从主观出发针对内部控制目标、报告、战略、资产等要点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较为被动,未能通过评价赋予内部控制合理性,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一贯执行基础上运行是否有效受到质疑。

(二)构建原则缺位

原则主要是指在国有企业管控中从上至下均需遵循内容,奠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基调,驱动内控评价体系,助力国有企业达成内控目标。然而,有些国有企业因内控活动过于随机,习惯在发现运营问题时展开内控工作,使相关原则缺位,无法引领企业立足新常态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为导向提高内控有效性,削减内控作用。

(三)构建内容不全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需若干支点作为基础,保障该体系稳定、全面、系统,受国有企业内控评价主观意识缺失及构建原则缺位影响,部分国有企业构建内容亟待调整,在关注经济效益前提下还要针对战略目标、合规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等目标进行评价,旨在了解效益上涨或下降内因,以此为由找到内部管控着力点。

(四)评价方法欠佳

良好的评价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作用,当前有些国有企业在评价时仍较为依赖人力,加之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有限,内控工作者创新乏力,出现评价模式僵化现象,使内控评价质量随之降低,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综合成效。

三、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措施

(一)立足新常态树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意识

国有企业需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视为基于财务管理的内控重要一环,从宏观出发将该体系置于管理战略中,同时将各部门、各岗位纳入内部控制体系,使内控体系构建更为全面,有利于打造网格化内控体系。为保障内控评价体系构建更为有效,国有企业需立足自身运营需求,在新常态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考量:第一,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视为依据针对内控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保障内控设计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原理要求;第二,将员工、经理层、监事会、董事会视为内控普遍约束对象,针对内部控制覆盖范围加以评价,确保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无死角、无疏漏;第三,考量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及经营战略匹配度,使内部控制活动可以在国有企业经营中发挥作用;第四,关注实施内控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能力及权限,继而从源头出发保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能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持续运行。

(二)明确构建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首先,国有企业需将内部控制要素视为评价重点,如治理结构、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环境、财会信息、内控沟通、权责分配、监督等要素,同时根据国有企业发展规模及经营活动复杂性不断调整,得到日趋成熟的内控系统。其次,国有企业需从内部控制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全面性的内控体系,关注内部控制各个环节。最后,国有企业需立足采购、后勤、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市场营销等部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国有企业经营各环节均在该体系中;第二,重要性原则。虽然内部控制系统全面,但事无巨细的控制体系存有冗余之处,还容易浪费内控资源,内控体系灵活性随之降低,为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瘦身”,在构建过程中需提炼重大业务、重要事项、重要业务单位、高风险领域并推行配套内控举措,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主次分明,集中精力处理首要内控任务;第三,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离不开财会信息,有关信息需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干扰,保障内控评价结果能反映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同时通过评价反映内部控制活动实况,解决权限分配、制度改良、设计优化、方法创新等关乎内部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需依据配套法规及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更为稳定高效。

(三)充实评价内容

第一,内部环境。立足国有企业内部环境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进行评价,同时评价需突出特点并强调重点,以企业文化为例,国有企业需积极响应党政号召,将党政思想视为企业文化一部分,在评价组织架构时需关注其运行效率,战略规划则需具有实效性、合理性。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中还需担负社会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在节能降耗、绿色生产过程中升级迭代、创新实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有企业还肩负吸附就业、保障民生责任;第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突出特点是可以预判国有企业新常态下的运营风险,使各部门、各岗位通过协调配合规避风险,通过科学管理及战略优化对冲风险。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树立风险识别意识,立足经营管理实况针对风险因子加以分析,用内控评价标准予以衡量,分清风险防控主次,以此为由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第三,信息及沟通。内部控制体系财会信息共享,旨在各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发挥内控协调联动优势,降低风险转嫁概率,这就需要在健全内控沟通体系前提下,结合国有企业内控制度,针对财会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存储、传递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反舞弊机制合理性及财会报告真实性,通过评价明晰内控沟通实况,为改进国有企业内控沟通体系提供依据;第四,内部监督。根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展开内控监督工作,国有企业需对内部监督有效性进行评价,剖析评价结果反观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等部门运行情况,通过约束、调整、规划、控制提高有关部门运行效率,并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中发挥作用;第五,评价指标。评价工作囊括评价标准、指标、要素、主要风险点、评价方法等方面,为保障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需国有企业立足实际制定评价指标,有关指标需精细且具有层级性,大致分为具体评价指标、核心评价指标两类,国有企业可根据运营现状予以细分,详细反馈内控成果,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质量得以提高。

(四)丰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第一,详细评价法。国有企业将内部控制标准或架构视为参照物,系统全面的评价其有效性,关注内部控制各个环节,通过对比分析内控预期得出总体评价结果;第二,风险基础评价法。率先针对国有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推行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展开内控设计工作,同时评估内控设计风险防范有效性,立足事中防范、事后监督评估内控可行性及缺陷。基于国有企业运营目的各异,需在内控评价前解读其战略目标,使内控评价更具导向性。常见风险基础评价手段有调查问卷法、个别访问法、实地查验法、抽样法等;第三,“互联网+”评价法。与上述评价方法相比,运用IT技术及网络资源加以评价的手段较为新颖,同时是内控评价体系构建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可建立数据库用以存储评价所需数据资源,将内控评价参数录入计算机系统,生成数据模型并加以分析,还能与内控预期成果进行对比,得出内控执行结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内控评价体系还能根据国有企业发展需求改进评价标准、指标、主要风险点等内容,在内控沟通中汲取数据资源,确保有关信息真实可用、实时精准,继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运营中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弥补内控缺陷,健全内控体系,紧抓内控要点,赋予内部控制科学性等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立足新常态树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意识,推行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奠定内控评价体系构建基调,有效充实评价内容,根据国有企业内控需求灵活予以调整,国有企业还需在运用固有内控评价方法同时发挥“互联网+”优势,使评价结果更为精确,能指引国有企业改进内控对策,发挥内控作用,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继而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管控质量。

猜你喜欢
财会常态体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信息化背景下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