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党委班子建设的永恒课题

2021-11-22 09:04江苏省新华日报社纪委监察专员办卢原峰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民主领导

文/江苏省新华日报社纪委监察专员办 卢原峰

一、强化政治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将民主集中制解释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1957年,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靠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这五大“独特优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篇章,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充分证明民主集中制结合了民主与集中两者之“优长”,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恰恰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民主集中制与党的执政地位是紧密联系的,它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机制来确保制度的优越性,丢掉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就等于丢掉了党执政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是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没有准确理解或背离了民主集中制要求,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决不能因为所谓的“问题”而动摇民主集中制应有的根本地位。

二、强化根本意识

民主集中制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形成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否定民主集中制,也是导致丧失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党历史上,民主集中制什么时候执行得好,党内就风清气正、充满活力,事业就蓬勃发展;民主集中制什么时候受到破坏,党内矛盾和问题就滋生蔓延,党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这方面教训极为深刻。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旦忽视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突破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腐败,走向覆灭。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世情、国情、党情均已发生深刻变化,使得我们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考验和新挑战,必须下大力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党和国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强化能力建设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取得成效,光有良好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贯彻执行的能力。不可否认,个别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理论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贯彻执行能力较弱。一些领导干部缺少必要的担当精神,甘当老好人、和事佬,缺乏原则性和战斗性,使民主集中制作用发挥受到影响。作为党委班子成员,必须要熟知民主集中制内涵,掌握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本领,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善于观大势、抓大事、管全局。党委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能够准确界定哪些属重大问题,哪些属一般性问题,重大问题如何按照组织程序实施集体领导。这些基本能力是执行好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体现的是能力水平。

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部门还存在民主集中制经验和能力不足、不懂不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民主素养作为一种领导能力来培养,作为一门领导艺术来掌握。……要善于正确集中,把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把各种分散意见中的真知灼见提炼概括出来,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作出科学决策。”各级党委应当把民主集中制能力提升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工作抓紧抓实。各级党委班子成员要深入了解本单位实际情况,尤其是书记、副书记要注重打牢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成为贯彻落实的明白人,从而在实际运用中,强素质、长本事,提高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以身作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怎么样,关键看领导干部做得怎么样。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一班人尤其是书记、副书记以身作则、表率作用至关重要。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阐述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时指出:“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民主集中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个人极权”或“一盘散沙”。

书记、副书记要带头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时时刻刻都要做到坚持原则、以身示范、追求公平。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就是因为公私关系没有摆正而产生的,不少人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不可否认,少数单位由于贯彻民主集中制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了重视集中弱化民主、制度操作随意性大、监督制约和评估问责缺失等问题,导致出现会前定调、主要领导说了算、会后执行乏力等现象,削弱了民主集中制权威和质效。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胸怀大局,出于公心,遵守原则,才能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强大优势。党委班子成员,尤其是正副书记要在过好权力关、人情关、名利关、生活关方面以身作则,带头坚持集体领导,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决不能形成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坦诚相待,有矛盾和问题通过党内组织制度加以解决,不搞阴谋权谋、虚假团结和江湖义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敢于担当的要求,不回避矛盾,不绕着问题走,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

五、强化生态建设

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民主集中制就能贯彻执行好。同理,只有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有效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政治生态的好坏取决于人与制度结合的完善程度,结合得好政治生态就会呈现出青山绿水,否则就满目疮痍。近些年,一些单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充分暴露出民主集中制一旦遭到破坏和异化,成为个别人手中的私器,就会导致原则性、公平性、正气感严重缺失,好人主义、庸俗化倾向盛行,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党内监督是保障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从内心自觉接受监督,应把接受监督视作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关爱”,是为官从政必备的素质。“权力导致腐败,组织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事实一再证明,只要一个人特权思想严重,狂妄自大,目无组织和法纪,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就必然走向“覆灭”,有效地监督能够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从严治党逐步深入,良好的政治生态正在不断形成,民主集中制也正在走上正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相继完善和出台,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六、结语

各级党委班子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理解民主集中制有关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吃透精神,把握本质,增强法治观念和系统思维,不断提升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能力,为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民主领导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尼日利亚 民主日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