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
——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2021-11-22 09:04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黄李文超陈倩龄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成都党员

文/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黄李文超 陈倩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以优秀文化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党员教育学习中,是一种必然。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找准优秀文化的“切人点”和“着力点”,打造出“优秀文化”的品牌理念,调动师生党员的积极性,让党员广泛参与,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值得基层党务工作者思考。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依托学院专业实际,把优秀文化品牌党建的创建视为党组织建设的一项主题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党建与优秀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更多先进文化,使党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深入人心。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培养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优良、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的重要职责。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高效党建品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深度融合,探索符合高校党建工作规律和顺应时代性的党建工作路径,引导广大党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一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系,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创新党建思路。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开设国学精品课程。设立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天府文化研究院,有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和较强的师资队伍。三是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当前基层党组生活多是开讲座、座谈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进来,可以在内涵与外延方面,拓展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立足学院专业特点,在基层党建活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着力文化引领,强化思想导航,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提升党员自我修养中的积极作用,塑造党员良好的文化品质与文化底蕴。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党课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建活动文化内涵,创新党建载体,深化党建内涵,丰富党建形式,形成长效机制。

二、以优秀文化引领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实践

(一)将传统文化与学院实际相结合。在优秀文化品牌党建的创建过程中,将专业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学生工作结合起来,搭建有效平台,广泛动员党员积极参与,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谋求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发展。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不断探索符合高校党建工作规律和顺应时代性的工作新思路,学院党委秉承“以道立人,以文化人,以术强人”的宗旨,依托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天府文化研究院和学生社团“仓庚国学社”,不断挖掘专业特色,突出学科特点,增强党建和文化育人功效。学院开设校级精品“国学”课程,“成都通”专业课程,引导师生充分学习和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组织师生党员在成都街头、杜甫草堂、文殊坊、十陵中学等多地开展“宣讲成都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普及推广活动,加强成都市民对成都历史和天府文化的感官认识与情感认同。走进升庵故里、洛带古镇,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带入社区、学校和农村,也让师生党员自身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在蒲江明月村开办明月讲堂,围绕现代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乡村记忆来做探讨,助力明月村文化建设。将优秀文化的经典书目融入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学习原典的“同读一本书”活动和“诵读爱国诗篇、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的朗诵比赛,增强大家的人文素养,促使大家提高认识,开阔视野。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主题党日,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基于党建工作的特色及时代特点,将品牌理念引入高校党建工作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具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开拓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根据学院特色,打造“师德师风”“家风家训”系列主题党日品牌活动。教工党支部深入三苏祠、艾芜故居学习廉政文化、家风家训文化精髓,领略家训家风的浩然正气和独特魅力,举办“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精品活动。教师党员参加“家规家风与廉洁文化学术交流会”;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馆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活动,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院在党课中增设“优秀文化与党性修养”专题讲座,积极建立师资库,组织一些在国学研究与教学方面资深的党员教师,给学生做主题培训。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以“践行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践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红色基地、“试金石”学术沙龙、国学宣传与普及等专业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文化与新时代先进思想文化融入学生党员实践中,引领学生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的双提升。

(三)研究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创造新文化。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创造出更多先进文化,形成研究成果,多篇文章在《先锋》《小康》等杂志上发表,将党的精神融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营造学院齐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申报党建“三个一”课题,使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做系列微党课。首批以“讲好成都故事、传承天府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拍摄系列微党课,基层党组织牵头,创造性地将党员教育、天府文化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将现代传媒技术灵活运用于党建实践中,同时融入天府文化,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学习的良好效果。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党建的意义

(一)实现党员教育-文化传承-师生共同发展三体一位的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教育、党课和党建活动中。首先,能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学、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优良、战斗力强的党员教师队伍。其次,在学院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在课堂内外自觉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和古圣先贤对话,用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作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党员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

(二)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近年来,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缺失,高校基层党建有必要也必须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能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是创新先进文化的途径和手段。

(三)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党建工作充分汲取和利用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拓展学习的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党员教育中的内容和思路,扩大党建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丰富党建活动和党员教育的形式,让党建充满生机与活力。引导师生党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四、结语

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也促进了当代高校学子、教职工等思想的发展和不断向纵深前进。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党建品牌化建设的探索,既可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又可以创建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的认同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成都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刘建海标志设计作品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数看成都
NP1连同NP2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