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探究

2021-11-22 09:04河北北方学院王从从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工作班级

文/河北北方学院 王从从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高校陆续复学复课,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是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一个挑战,这不仅仅体现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更是体现在管理学生方面。后疫情时期,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形式下,探索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是必要的,这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后疫情时期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创新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疫情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辅导员是育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教学者,更承担着思想引领者的职责,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管是心理还是情绪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不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疏导大学生的情绪,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守法、有崇高理想、心理素质过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二)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科学规划人生。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一大问题,毕业生手足无措。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在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就业的环境,提供网络招聘会;辅导员积极给予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并推荐理想的岗位,帮助毕业生就业。疫情期间,辅导员多次召开线上会议,强调同学们应科学规划时间;大学生刚入校园时,学校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引领新入学大学生明确在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另外,高校积极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开设实训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专业实习,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

(三)管理班级,规范规章制度。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管理者,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制定了相应的班规,如学习、纪律、惩罚措施等,这样辅导员在未来的四年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管理班级,形成良好的办班风与学风,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在强调安全教育问题,学校和辅导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尤其是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不断召开主题班会。

二、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死板。传统的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模式注重学习,保证学生的安全,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并且就业,但是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他们更趋向于独立,所以,如果高校辅导员依然沿用以前守旧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必然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这将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工厂停工,学校延期开学,全国各地的学校都经历了线上教学、线上办公、线上开展活动等,这开创了新的办公以及管理学生的新模式。但是,后疫情时期,全国各高校复学复课,辅导员又恢复到以前的旧的管理方式,没有继续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二)校园环境日益多样化,加大了管理难度。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有些高校建立分校,这加大了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难度;另外,高校扩招,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不同民族,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传统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势必会增加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难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兼职等,使得学生的辨识能力不够,这些都不利于辅导员管理学生。

(三)辅导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一个班级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优秀的班干部,但是有些辅导员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班干部,使得辅导员与普通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说,“大学四年总共没见过辅导员几次”。辅导员的工作就应该体现在“辅”和“导”上,而这些不仅仅是对班干部的,更应该面向所带的所有学生,深入学生内部,而不是只通过班长或者班干部的单方面传递信息了解班里的学生。有多数辅导员四年的时间竟然认不全自己所带的学生,这是作为辅导员的失职。

三、后疫情时期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与需要。相比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多,学生也更依赖于辅导员,有任何事情都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大学四年,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引导方式都深深影响着学生,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也要教会他们一些必备的社会技能。作为辅导员,大学四年甚至毕业以后都将与学生保持联系,因此,辅导员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份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工作方式与思路的转变与调整;第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辅导员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为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顺利毕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第三,了解学生的需求,能够敏锐觉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关爱学生,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第四,要尊重学生,既要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第五,个性化对学生进行分类,实现层次化管理,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解决、处理,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

(二)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新技术。疫情的发生,使得辅导员不得不利用多种新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加之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更要有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勇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另外,现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了解社会和世界,辅导员更应该利用这一点,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网络上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够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良好班集体的建立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长与成才,而良好班集体的建立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既是对学生的约束,更是对学生的引导,是依据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是在学生的一致认可下而建立起来的,班级规章制度是一种督促和引导,而并非是惩罚。对于学生而言,有了班级管理制度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也是学生和辅导员交流的过程,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也使学生更愿意去遵守这些制度与规范,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增强辅导员自身修养。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综合素质、自身修养的高低对学生工作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要想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这主要体现在: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思想觉悟,这样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才能在思想上游刃有余;作为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能够敬业爱生,顺利完成学生工作;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不仅能提供思想上的帮助,也能为学生提供知识上的帮助;作为辅导员,还需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具备了这些能力,辅导员才能更好地融入班级,走进学生中间,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后疫情时期,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时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的责任;继续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能够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学生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我管理、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新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依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综合素质,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辅导员管理工作班级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