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保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1-11-22 09:04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办公室曹品军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人才队伍保密

文/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办公室 曹品军

保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做好保密工作关键在人、最终靠人,只有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保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努力培养一支对党忠诚、精通业务、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保密人才队伍,才能为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提供保障,全面提升管密治密能力和质量。

一、结合形势任务,构建综合性保密人才队伍

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多变,窃密与反窃密斗争逐步加剧,保密形势严峻复杂。保密干部需要深化认知、忠于职守、提高能力,发扬保密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担负起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重任。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这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首要条件。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党的保密事业,始终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己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观察问题,及时了解分析和掌握国内外保密与窃密斗争的形势、特点及手段,感知形势变化对保密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思想作风要过硬,对保密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竭尽全力推动保密事业发展。

(二)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对从事保密事业的管理干部来说,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保密干部具备一定的保密理论和实践素养,掌握保密政策法规,了解保密工作特点规律,认清技术窃密方式原理,熟悉泄密途径渠道,能够运用掌握的业务知识熟练地开展策略研究、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监督检查等。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现行政策解答问题,对保密规定熟记于心,对保密隐患要手到病除,真正成为本单位保密工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骨干,成为保密工作的“业务通”。

(三)具有全面的科技素养。当前,保密朝着现代化和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窃密活动高技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用旧思维去认识、老方法去开展工作、传统手段去管理已不切合实际,必须强化科技手段用密意识和治密能力。保密干部应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一些前沿科技知识,熟悉办公信息化设备应用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窃密方法手段,掌握网络和手机防护方法,熟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保密工作产生的深刻影响。对于专业技术检查人员,还应该全面掌握保密防范技术和检查检测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技术装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泄密事件。

(四)具有敢为的创新素养。保密干部要在本职岗位干出成绩,仅具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想保密、谋保密、抓保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保密研究上多动脑筋、多出思路、多献良策,深入思考保密工作现实问题,切实拿出实在管用适用的应对措施;要具备创新的能力,要把上级的精神落实好、新的制度规定执行好、新的矛盾问题研究透,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限制,克服传统做法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工作中敢于使新招、求突破;要积极围绕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人员开展保密理论研究,用最新的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二、加强各类培训,提升保密干部能力素质

保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多样形式、多种渠道、多种途径进行培养,不断提高保密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

(一)依托院校培养主渠道,加强保密基础知识培训。院校教育是保密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当前,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满足广大师生要求,解决不同岗位保密人才紧缺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了多所保密专业学院。单位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安排保密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重点学习中央及地方有关保密最新动态及要求,学习保密发展史和法规制度,学习信息安全和网络防护等先进技术,学习定解密理论和失泄密原理等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水平,掌握保密工作基本技能,补齐能力短板,为胜任本职工作奠定基础。

(二)通过不定期办班集训,加强保密业务专项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保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保密建设对保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保密工作的重点,结合重大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不定期、不定点的方式,举办专题培训和专业轮训,可以通过组织专家授课辅导,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组织体会交流,开阔大家的眼界视野;介绍新产品新技术,感受信息技术安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总之,通过培训,提高保密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其能够不断适应保密建设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

(三)针对任职岗位的需要,加强保密技能在职培训。要拓宽“精心培养”的渠道,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根据级别期限和岗位分工,加强晋升培训、在岗轮训和岗位练兵,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集中起来训的办法,走岗位经验交流路子,强化保密干部的能力素质。要夯实学以致用的根基,发挥驻地教育和人才优势,通过以老带新、以工代培、挂职锻炼、参观见学等方式,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胜任本职工作的安全保密人才。同时,还要积极为保密干部创造良好学习条件,选派人员多参加一些技术交流活动,拓展保密人才的视野和工作思路。

三、完善相关制度,创新保密人才管理机制

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牢固树立人才就是政绩的观念,制定选好用好人才的新办法,采取积极举措留住人才,使其在保密建设中发挥最大效能。

(一)重视保密人才的保留引用。要营造“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围,对保密干部要有用才之道、爱才之心,想他们之所需、尽单位之全力,多为他们提供发展机遇、搭建事业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在工作上给予照顾、在生活上给予关怀,真正把信息安全保密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保留下来。要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和专业界限,拓宽用人渠道,提供有利条件,积极从地方高等院校中选拔理论水平较高、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充实到保密战线,为单位保密建设服务;同时,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对政治素质不过硬、业务能力水平一般、服务保障意识较差的保密干部,应尽早调离工作岗位。

(二)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适当增加机构和岗位,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按级设立保密行政机构,并适当增加保密行政和技术检查干部编制,并将技术检查干部列入专业技术行列,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以确保保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保密工作的连续性。要结合保密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保密干部考评机制,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整体把握与分类处理相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全面考评、奖罚分明,构建和完善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评价体系,使优秀人才得以合理使用。

(三)建立规范的权益保障机制。保密干部干的是唱黑脸、得罪人的苦差事,图的不是个人的“小利益”,而是保守秘密安全的“大利益”。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保密干部的权责、利益,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的权益保障机制,对保密干部的选用、考核、进修、流动和权利等做出明确规范,保证人员的有序流动及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建立晋升机制,鉴于保密干部专业性、个人晋升空间有限、同级业务岗位交流不便等困难,各级要充分考虑其个人工作表现,尽可能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拓宽其发展渠道,建立循环上升的晋升机制,从而更好地调动保密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创造良好的工作育人环境。要加强保密工作的宣传,宣传保密工作在国家整体安全发展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讲深,把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讲清,把造成失泄密的危害和后果讲明,大力宣扬保密干部典型事迹,在保密领域开展经常性表彰评比活动,让保密干部在工作上有成就感、事业上有归属感,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要树立“有为才会有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牢记职责使命,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作中用实绩说话,逐步形成上级机关认同、领导同事认可的发展态势,为个人发展打下基础、提供保障。

四、结语

保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保密干部素质和能力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密业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共同来完成。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信息安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保密人才队伍,对促进保密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人才队伍保密
保密文化永远在路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障乡村内生动力——聚焦《“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信息时代高校保密工作队伍建设的新特点、新问题、新举措
试论新时代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充分发挥培训引领作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跟踪导练(4)
积极推动全省保密工作迈上新台阶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