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探析

2021-11-22 09:30苏国英
武术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探析体质

苏国英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1 “健康中国”内涵概述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以习主席为中心的中共中央特别注重保证人民健康,“健康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健康中国”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2 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探析的基础与依据

2.1 探析依据—体质弱势群体的内涵概述

体质弱势群体:身体疾病和身体某部位损伤或残疾、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弱导致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较差的人群,可用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来界定。

体质弱势群体的存在由来已久,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从2000年之后才逐渐被关注。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质弱势群体的缺陷、需求、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结合当下“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析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模式。

2.2 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建构的价值遵循

2.2.1 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建构原则

(1)身心协调发展原则。(2)同化优势原则。(3)适量运动负荷原则。(4)全面发展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个性化原则。

2.2.2 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探析需要

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处在实践主体的中心地位,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关键因素,人的素质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育能磨炼意志,强健体魄,丰富情感,规范行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不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走进集体。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审视自己的问题。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体育健身大纲、体育健身方法、体育健身手段及内容,促进体育健身功能的多样化。

3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建构思路

3.1 向体质弱势群体灌输健身理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多项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形成健康免疫系统、促进分泌荷尔蒙、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可以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预防发生疾病等作用。体育锻炼能够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运动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延缓身体系统的老化速度,从而延长寿命。“健康中国”系列政策的基本宗旨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我们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培养体质弱势群体终身体育的意识,促使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他们对“终身体育项目”的掌握程度,确保在体质上处于弱势的人在将来都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爱好,有自己熟悉的运动技能。

3.2 完成由单一的体育模式向多元化社会体育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由于受到主观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直比较单一,为了适应个性化锻炼,必须发展多元化社会体育模式。社区体育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与社会接轨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质弱势群体健身发展的途径为多层次的社会体育模式:一方面,社区体育是居住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一般涵盖学校体育以外的所有体育项目,不受地域限制。体质弱势群体想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就需要打破尴尬,走出社区,加强交流沟通,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方针,摒弃单一且效率低的体育模式,转向多元发展,寻找一个合适且有效的健身模式。

4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建构设想

4.1 体质弱势群体健身模式建构要素

(1)共性和个性。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模式建构除了解和掌握健身的共同点之外,还应该对群体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确立健身的时间安排、内容、方法和方式。(2)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对体质弱势群体来说,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是必须的,在该群体的健身模式建构过程中,我们必须实行动态监测,准确地握运动进程,针对健身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健身方案,对健身过程的有效控制。(3)锻炼时间。必须要有稳定的闲暇时间去锻炼,闲暇时间少的人,要合理利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去锻炼。针对体质弱势群体,他们就更加需要调整好锻炼时间,规律的练习才可以增加效率。(4)运动场地设备。体育场地和设备是身体锻炼的物质保障。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在健身过程中,体质弱势群体应当根据运动处方的要求,利用适合的场地和器材进行训练。(5)体育健身指导者。为大众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指导、技能教育的人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负责指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指导者应该接受更为专业的培训,要求其技能更专业,指导更科学,组织更有序,技术更全面。

4.2 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模式建构途径

(1)为体质弱势群体建立体育组织或协会。通过统一组织或体育协会形式,将这一范围内的体质弱势群体组织起来,帮助、引导他们参加健身活动。(2)创新体质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环境和健身项目。从体质弱势群体的状况来看,必须坚持体质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环境的创新和体质弱势群体健身项目的创新。(3)保障体质弱势群体合法的健身权益。(4)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

4.3 模式框架

(1)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引导体质弱势群体参加健身。“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是促进全民健康,人的自然寿命正常应会在百岁以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知,百岁老人还是非常稀少,主要原因是疾病、伤痛或一些意外等。长期有效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更可以提高人体在面对伤害、意外时的反应能力,降低风险,因而,体质弱势群体就是全民健康中的短板,我们需要根据国家政策指导,提高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意识,使他们能够自发的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2)自我身体状况认知。体质弱势群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疾病、伤痛和残障人群,一类是过胖和过瘦人群。这需要你在运动前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无疾病、身体可承受的运动强度、可以采取的运动方式。所以对于体质弱势群体来说,在进行健身活动前,必须进行医学检查和体质测定,根据身体状况来制订健身进程。(3)运动处方。运动的类型主要有力量运动、伸展运动和健身操、耐力运动。体质弱势群体的健身模式,需要将这三类组合起来,科学健身。(4)场地设备。由于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质方面处于一定的弱势,在健身过程中,直接追求耐力训练、速度训练,不仅不好,反而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得到不好的结果。运动场地器材可以使体质弱势群体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器具去锻炼身体各部位,可以进行针对性,高效性的练习,使健身进程、健身成功处于系统可测的情况下。(5)合理的营养。适度的营养可以使运动能力得到提升、身体得到恢复,体质不好的群体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健康能力的物质基础是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有益于体质较差的人群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和伤病的防治、体力适应能力的提升和机能状态的提升。(6)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需要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探析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VR阅读探析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