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加息为哪般

2021-11-22 15:35谢亚轩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
中国外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商品价格外流基本面

谢亚轩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

5月6日,巴西央行宣布将基准贷款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3.50%。这是巴西央行2021年第二次加息。此前的4月23日,俄罗斯央行同样宣布了年内的第二次加息。自3月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央行宣布加息开始,部分新兴经济体开启了加息进程,其原因是什么?

对此问题,一种解释认为,3月美元指数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升令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承受压力,国际资本外流的风险升高,迫使相关国家央行不得不通过加息来防范汇率下跌和国际资本外流。从这一解释出发产生出来的推论认为,现在很像是2013年,如果美联储也像当年那样缩减(Taper)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新兴经济体将再次出现“缩减恐慌”,汇率大幅下跌、国际资本显著外流,导致其不得不大幅提升政策利率以防范外部冲击。

笔者则坚持另外一种解释,即美联储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带动美元走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推动俄罗斯、巴西等商品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好转,通货膨胀率上升;而相关国家央行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上升的风险。据此产生的推论是,当前不同于2013年,而是更可能接近2003—2004年的情况,即全球进入了金融周期上升的开始阶段。就算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仍将处于经济基本面改善、价格水平上升和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环境。

两种不同的解释,对加息背后原因的判断不同,从而对于未来形势的研判也就不同。究竟哪种解释和预判更有可能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证据。

放眼全球,部分发达国家也将加入收紧货币政策的行列。比如挪威央行在3月18日表示,经济复苏将好于预期,很有可能将加息时间从2022年上半年提前到2021年下半年。无独有偶,加拿大央行4月21日也表示,面对强于预期的经济反弹势头,央行将把资产购买规模缩减四分之一,预期加息时间可能提前到2022年。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汇率浮动,加息的目的不会是防范国际资本外流,而只会是针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

那么,同样是加息和收紧货币政策,为什么发达国家央行是因为经济基本面强劲,新兴经济体就是为了应对国际资本外逃呢?显然上述第一种解释有失偏颇。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央行的议息报告明确指出,俄罗斯的通胀和通胀预期仍然很高,需求恢复越来越稳定,在某些部门超过了其产出扩张能力,需求的迅速恢复和较高的通胀压力要求央行提前回归中性的货币政策;报告中还称,俄罗斯央行会在未来的会议中考虑继续提高关键利率的必要性。俄罗斯整体国民经济经济中有超过一半与石油和天然气密切相关,国际原油价格今年以来超过30%的上涨幅度,决定了俄罗斯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鉴此,笔者认为,俄罗斯和巴西央行近期加息,以及挪威和加拿大央行计划在不远的未来收紧货币政策,其背后的原因都是由于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上升的通胀压力。这几个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富产并出口大宗商品,例如俄罗斯和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气,加拿大的木材和油气,巴西的铁矿石和农产品。2020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而大宗商品生产国的经济基本面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呈现强相关性。这才是以上几个国家央行收缩货币政策的原因。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弱势美元与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共同推动全球金融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及通胀率上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重新进入活跃期。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可能逐步进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阶段,但并不妨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周期扩张和信用扩张,因而不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大方向。

为应对这一形势的转变,笔者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重心需要从防范经济偏冷转换到防范经济偏热,从防范通货紧缩风险转换到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从防范人民币贬值超调转换到防范人民币升值超调,从防范国际资本外流转换到防范国际资本涌入。

猜你喜欢
商品价格外流基本面
基于Fluent的赛车翼板外流场设计与仿真
不外流
对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的思考
关于证券投资的行业选择与上市公司分析
对伟星股份的基本面分析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与技术面联合估价
论校园超市商品价格调查及对策研究
政治高考题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探讨
基本面和流动性仍是影响债市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