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民俗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开封市 “打陀螺” 运动为例

2021-11-22 16:51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陀螺民俗全民

郑 鑫

前言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201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在全民健身视域下,民俗民间体育的开发与利用提上日程。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包括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以及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等,与民俗民间体育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融合路径不谋而合,在其挖掘与开发持续深入的同时助力 “全民健身计划” 取得突破和顺利实施,使二者实现共赢,使传统体育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发展战略,它为民俗民间体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创新提供重要的平台和支撑;民俗民间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是建设文化强国和树立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丰富群众健身活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此契机,使民俗民间体育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同时,也是如今解决我国传统体育逐渐没落与下滑的关键所在。

开封市,有着四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两千多年的建都史的 “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八朝古都,蹴鞠、撂石锁、打梭、抖空竹等体育形式各具特色,纷然异趣,开封 “打陀螺” 这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研究 “打陀螺” 这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开发和利用,主要目的在于 “打陀螺” 这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更好的传承下去,不仅推动了休闲、健身、传承一体化发展,还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 “打陀螺” 体育活动中,以提高全民族的体质健康,为实践提供服务。本文试以开封市 “打陀螺” 这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为例,以期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科学、客观的研究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开发提供方案支持,对推动全民健身的落实、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提供微薄之力。

1 “陀螺” 概述

开封陀螺运动历史悠久,广义的 “打陀螺” 还包括 “抽鞭” 项目与 “陀螺” 项目,狭义 “打陀螺” 仅指使用长鞭抽打陀螺,本研究针对狭义的 “打陀螺” 运动进行调查研究。打陀螺在开封俗语中即 “deilou” ,在课题组访谈阶段,参与者连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deilou” 即音译的 “得乐” 之意,顾名思义在陀螺参与之中充分体现着其娱乐的本质属性,字里行间的喜悦欢笑跃然纸上。

陀螺,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小陀螺表明陀螺运动在我国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而文献表明早在宋朝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叫做 “千千” 的类似陀螺的玩具,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记载: “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千千车、轮盘车儿。” 表明旋转类玩具已颇为普及。 “陀螺” 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有关陀螺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据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称: “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宝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挚其鞭,一挚,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往复。转之极,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 和 “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 的记载。清代潘荣陛所撰写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关于陀螺的文字记载。

现在,陀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相当普及,郑州称为 “diliu” ,西安称为 “打猴儿” 、宁夏称 “打老牛” 等等,并且我国的这种民间体育游戏早在十世纪左右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并流传至今。在少数民族中,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壮族、彝族等,都有着广泛的陀螺参与史,不仅陀螺叫法多样、形制丰富,参与形式也与中原各地大相径庭。如今全国及各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定的陀螺项目的竞赛形式就是由云南拉祜族特色的陀螺比赛改造而来的。

2 项目特点

2.1 群众性

陀螺运动规则弹性较大,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影响较小,男女老少皆可参与,这对于全民健身计划与 “健康中国” 战略的落实与开展与校园 “大课间” 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民俗民间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和观赏,并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2.2 地域性

陀螺运动的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都不是亦步亦趋的,我国的陀螺运动也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文化精神的成果体现,亦是代表着当地历史的发展特色。打陀螺运动在开封当地的人们身上表现出极强的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和民族凝聚力的承载,以及打陀螺运动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传递的民族精神。这是作为开封特色传统体育项目文化传承的生命力所在,体育精神之所在。

2.3 健身性

参与陀螺项目的过程中,抽打所需要的蹬转、挥臂等动作连贯有趣,毫不枯燥,可以调剂生活、释放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所带来的不适,同时有预防肩周炎、颈椎病等的作用,对提高协调、肩关节灵活度能有着促进作用。

2.4 娱乐性

陀螺运动属于民间体育项目,体现着娱乐性的本质,在抽打陀螺的参与中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嬉戏兼有较强的社交性,乐在其中,有助于提升与培养参与群众的社会适应能力。

3 现代价值

3.1 身心价值

“打陀螺” 运动老少皆宜,乐在其中的人们在鞭打陀螺的参与中可以充分锻炼身体,看似不跑不跳、毫无对抗的抽打,其实运动量着实不小,方寸之间却全身发力,脚部站定下肢蹬地,腰部保持稳定扭转充分,力达肩部带动大臂,力道传至小臂完成挥动,最后随摆收尾。整套动作贯通上下,稳定且连续,不需要蛮横发狠地使劲,轻巧挥动却片刻间汗流浃背。其对于肩周炎有着显著的康复作用,对心肺功能的保持也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在参与中,对眼疲劳、颈椎病、高血压、腰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久坐久站人群有着积极作用,增强抵抗力、解压放松之新形式。在课题组走访群众的过程中,46岁的马大爷拉着我们的手,不停的说着参与陀螺一年半后,肩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还强烈建议我们上手抽两鞭子。

3.2 社会价值

“陀螺” 在运转中不断受力而旋转,却始终保持稳定,动静之间蕴含着朴素的哲学内涵,也代表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居住习惯与民俗性格,是一个地区整个文化精华的映照与体现。29岁的朱先生谈到,这是自己小时候的同年记忆,现在有了孩子,家里常备陀螺,打一个收藏一个,自己娱乐的同时也让孩子爱人也玩,要把这项民俗体育,传承下去!抽打陀螺,体现了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经过体育知识的普及、学习与体验,促进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与认同,使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传承,人们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与责任感得到提升。同时,随着交通的便利与信息流通的便捷,包括广西白裤瑶陀螺文化节、北京陀螺邀请赛等民俗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与交流,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专家学者与爱好者,纷至沓来的游人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体育产业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打陀螺运动已经培养出了一种来自当地人对于开封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管年少时为了事业去多远的地方闯荡,最后无论在哪里看到陀螺,从心底迸发出来的热血还是源自于自己的家乡,这不仅仅只代表着对这项运动的认可,还代表着这是无论什么都无法换取的来自儿时的快乐回忆。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城市的真实生活写照。

4 发展制约

4.1 课题组分组对开封市陀螺开展进行实地考察,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环城体育公园、龙亭广场、汴京公园等,对体验参与者、陀螺租售者、不接触陀螺项目群众进行随机抽样访谈。

4.1.1 场地器材

开封市陀螺运动的范围广泛,健身角、健身场所的平坦空地皆可用来打陀螺。陀螺的体积重量也多样化,小至半斤重,大小只有半个拳头,大到十斤、二十斤成人头部大小。而且材质也不同,七成多是木质陀螺,也有锃亮的金属性陀螺和塑胶型陀螺,后者多为孩童专属,抽打旋转伴随着呜呜低沉的声响和蓝红绿等纷呈的炫光。

4.1.2 参与人群

开封市陀螺运动的参与时间广泛,最早五点五十(环城公园西南段)、最晚二十四点半(汴京公园)之间都有陀螺项目的体验与参与,体验参与者、租售陀螺商家等陀螺相关者的性别分布为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的平均数较中位数大,参与时间多集中在上午六时至十时,下午十八时至二十三时。

4.1.3 社会评价

在课题组对环城体育公园、龙亭广场、汴京公园参与非陀螺项目的健身群众和群众随机路访,八成受访者表示担惊受怕,扰民现象严重。但了解到陀螺运动的历史多数群众表示还是应加以规范和管理,将传统体育传承下去。

4.2 制约因素

4.2.1 政策制约

权责不明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的支持是陀螺项目发展的必要保障,如何在制度层面使民间体育开展进行规范,使其达到有法可依,把握竞赛与开展权力下放的范围与力度,思考如何在开封市总体规划与 “开封振兴” 战略下融入民俗民间体育,用法令法规对陀螺名片的推广提供法律保障。

4.2.2 内部劣势

“不安全” ,针对扰民现象市民群众颇有微词,在古城公园中,跳广场舞、交际舞的大妈们、打太极的大爷们、青少年轮滑旁的家长们,热火朝天互不干扰,但对于打陀螺项目则是不约而同保持着明显的距离边界,响亮的鞭声此起彼伏,打陀螺运动的参与者的专注与旁人的小心翼翼形成极大的反差。在群众访谈中多数表示无奈和气氛,更有市民表示要是在伤到了自己非没完了不可。

4.2.3 群众观念

群众体育观念的改变,随着城市现代化、体育竞技化的趋势不断加深,人们在收看卫视转播、媒体报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发扬于西方的体育项目误视为现代体育的标志与唯一标准,而往往忽视了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民间体育项目。

4.2.4 现代休闲方式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代表现代的西方娱乐形式如洪潮般席卷中华大地,位处中原的原省会开封更是深受影响,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鳞次栉比,不置可否,新兴娱乐场所确带给新开封人以不同的休憩体验与休闲方式,但现代文明冲击下应反思传统体育创新能力的不足。

4.2.5 专业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就是注重培养专业的后备人才力量,开封 “打陀螺” 活动参与人群较多,但相关专业的人才稀缺。另一方面,人们为了追逐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摒弃自认为 “老旧” 文化,导致年青一代传承人缺乏,行业里专业人才参差不齐。

5 开发策略

1.规范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噪音扰民的现象可以学习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颁布的《武汉市公园噪声管理暂行规定》,出台规定规范居民参与,从制度层面规范参与的规模与范围,使民间体育开展有法可依。同时开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教育体育局应对民俗民间体育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宏观的指导性政策,根据制度合法合理地制定可操作可评价的实施细则,将陀螺运动纳入开封总体规划,承担起 “开封振兴” 的责任,加大陀螺宣传、宽松准入环境,保障陀螺发展的延续性与科学性,对陀螺运动发展提供法理依据与制度保障。

2.拓展竞赛体系,降低难度丰富形式

现代体育项目推广的基础在于参与度的高低,群众参与度越高,则该项运动越有活力,推广也会更加顺利。打陀螺在开封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对规则与形式的修改与规范、对器材与场地的建设与完备,推广陀螺项目即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传播。例如在竞赛组织方面,通过组别的细化,从年龄、等级等维度进行分组,增强参与的积极性与体验感。将竞赛立体化、系统化、常态化,在 “全民健身” 大战略下,回归体育游戏的本质,使游戏嬉人娱己的功能得到强化,运动不再是观摩式而是进行时、参与式!可以通过分赛站的积分累积,获得运动成就的满足感,还可以此累计积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积分制度与公平公正的主动公示,增强参与奋发的斗志与传统文化的信念与使命感,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陀螺运动的社会开展,效果良好可进行对民间民俗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甚至参与人数较少的 “小众” 西方竞技体育的借鉴与参考。

3.产业化开发,自制网络综艺

抓住 “5G” 时代的新机遇,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推广,通过市场开发的形式在新环境下开发。例如杨超越参演的羽毛球主题电视剧《极限17》、篮球真人秀《超级企鹅联盟:Super3星斗场》、《我要打篮球》、冰雪项目真人秀《冰雪的游戏》等等皆充分利用体育电影、体育真人秀、体育纪录片等光影媒介潜移默化宣传民间体育,竞赛直播一言以蔽之,在新时代体育传媒力求革新的背景下, “体育+” 的延伸越来越广,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等拓展了体育产业的规模与形式,对普及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凝聚体育力量都有着极大的良心作用。

4.结合学校体育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主动探索民俗民间体育进校园的新形式,利用 “一校一品” 的校园大课间活动,丰富体育习得的新形式,从娃娃抓起,体育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体育课与 “第二课堂” 相互促进,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打陀螺这项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打造成开封、河南省甚至整个华中地区的品牌项目,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还可以将陀螺运动纳入校园运动会,有条件的学习还可另外开展校园民间体育运动会,重拾 “尚武” 精神,拓宽裁判员、数据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依托河南大学、开封大学、黄河水院等高职院校,联合民委等行政职能部门,尽快完成陀螺项目理论体系的完善,力争学术与科研工作结合开封实际。

5.回归游戏本质

不同于蹴鞠衰落的原因,恰恰相反对于蹴鞠从辉煌到无人问津,经历了从娱己到娱人功能的转变,失去了体育最初始的游戏本质,而开封市的陀螺运动仿佛复现东京汴梁的场景,誉为民间体育 “活化石” ,保持活力的关键就在于游戏本质的初心没有随时间与动乱的改变而改变。传统民间体育本质仍属于游戏,回归本真,参与中的嬉笑打闹是体育运动保持活力与魅力的源泉。另一方面,我们在开发中应注意保留 “打陀螺” 原有的特点,结合本地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把握好地方特色定位,从而形成独具魅力的地域性特色技艺。

6.增加交流机会

我国 “打陀螺” 运动在云南省、贵州省中的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开展历史,北方,南接云贵、北通京冀,联接一南一北,打造中国民间陀螺项目的 “陀螺带” ,增强与该带沿线城市的全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最终通过陀螺为引线,达到陀螺经济相通,体育产业联通,文化互通的共赢目的。同时,开封所处郑州与商丘的几何中点,借助即将建成的璞璜铁路,开封也将成为 “十” 字形交叉的铁路枢纽,届时依靠距离省会郑州不到百余公里的距离借助 “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 ,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文化、经济、教育等交流,打造开封复兴之路。

7.呼应古城记忆

依托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打造 “全城一景、宋韵彰显、外在古典、内在时尚” 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挖掘古城文化,利用古城墙为主体的休闲开放式环城风光带,体现体育精神与人文内涵,结合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民俗体育博物馆,依托开封全域旅游展示陀螺文化,通过民间体育博物馆、民间民俗体验馆等进行展览与诠释,打造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结合古城内的民俗文化区开发贯穿全年的深度旅游线路,发挥寓教于乐的优势。

6 结语

开封市 “打陀螺” 项目作为传统民俗民间体育资源,充分具备了可开发性的必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其转型的历史必然赋予我们将其改变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传统体育复兴是必然的。 “打陀螺” 运动现有的发展规模较广参与人群较多,更是为群众参与到 “打陀螺” 运动中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其独有的真实性与文化性,又是从民间演变而来,所以更具备了竞技与娱乐的广泛性,源于民归于民,这就是传统民间民俗体育的初心与本质。结合全民建设战略,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开封经验效果良好可对民间民俗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甚至参与人数较少的 “小众” 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以借鉴与参考,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科学、客观的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开发提供方案支持,对推动全民健身的落实、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体育梦、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陀螺民俗全民
全民·爱·阅读
有趣的磁悬浮陀螺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漫画民俗
NO.6陀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陀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