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教育观
——以《体育之研究》为视野

2021-11-22 16:51裴振翔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标意志教学活动

裴振翔

1917年毛泽东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发表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时值军阀割据,思潮涌动,体育救国的论调尘嚣甚上。为了唤醒民众对 “体育救国” 的幻想,在 “体育之效” 一节,毛泽东指出: “动以卫国,此大言之也” 。其认为体育的效用不在于 “救国” ,继而又谈到: “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其认为只有通过身体运动以达到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才是 “体育之效” 。并就 “体育之效” 解释到: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显然其认为促进身心健康才是体育之效。而这种通过运动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理念不仅是对当时体育认知的注解,也对当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1 《体育之研究》对 “健康第一” 思想的重构

自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为了适应体育与健康教学发展的需要,历经十载,几经删减,于2011年正式确立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沿用至今。当下随着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教学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亦日趋繁多。其中,《课标》作为指导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处理一些具体的教学问题时难免显得曲高和寡。而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作为联系《课标》和实际教学活动的纽带,则在教学工作的展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引着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无独有偶,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的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 “身心健康” 展开了详细的阐述。相较于《课标》中 “健康第一” 思想内容的全局性,《体育之研究》中所涉及到的 “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则试图从细微处着手,层层递进的来探究 “健康是什么” 的问题。当下结合《体育之研究》的内容对《课标》中 “健康第一” 思想进行重新诠释,以探寻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教育观,从而为解决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中出现的 “异化” 现象提供思路和方法。

2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强筋骨

2.1 强筋骨与 “健康第一”

体质作为认知《体育之研究》一文的重要关键词,在文章开篇有云: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正是基于此认识,面对旧时中国落后的教育理念,毛泽东才大声疾呼到: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 不难看出,彼时对于体育的认知是建立在增强民族体质之上的。并且在对旧时中国体育观念猛烈批判的同时,也在重新寻找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其提到: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 。我们可以就此理解为,体育在教育中占据第一的地位,只有在开展体育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和智育的相关活动。而这种关于 “体育第一” 的论断正好与 “体育之效” 中功能递进论不谋而合,即只有先实现立足于身体健康的 “强筋骨” 的功效,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实现 “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的相关功效。

当下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多地选择工具的使用来代替体力劳动,这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其中,在1985-2005年间,通过五次组织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来看:中国学生在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8]。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课标》历经多次修订,最终确立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纲领。在关于如何增强体质方面,毛泽东则在《体育之研究》中谈到 “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 。显然这种以 “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的体育理念,正是 “强筋骨” 在 “健康第一” 思想内容中的落实。

2.2 强筋骨与教学活动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孤立地看待《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把教学的重点一味的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不敢练、怕出事的心态让体育课变成了 “自由活动课” ,将兴趣培养和体质锻炼对立起来,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贯彻过程中本末倒置。而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课程模式中,提到的运动能力就包括发展体能和运用技能,其中的体能,主要通过长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显然,单一的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并不足以保证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只有结合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去衡量学生体能和机能的各项指标,从而去评判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这个过程是伴随着身体锻炼一同进行的,两者互为表里。即施加一定的运动负荷作用于身体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并通过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得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体质始终是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的,是教学活动根本目的之所在。

3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认知基础:增知识

3.1 增知识与 “健康第一”

知识是什么?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说道: “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知识就是通过认识事物以达到辨别事物存在逻辑关系的过程。而 “增知识” 就是将这种对事物认知的方式不断加深的过程,在《体育之研究》则表现的淋漓尽致。在 “释体育” 一节,毛泽东首先提出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 。通过拿人和动物作比较来得出 “人自节制其生方有体育” 的结论,这是对于体育最直观的认识。不仅如此,毛泽东随后就中西方对体育的认知作了比较,通过 “考其内容” ,发现中西方均遵循 “详官体之构造” 的程序,其效果也都是 “使身体平均发达” 。由此得出结论: “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上述对体育概念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就是 “增知识” 的过程,也是体育学习认知过程的体现。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 “知识” 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了解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的今天,教师对于课程进度的安排以及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必须对于教学活动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只要教师丰富教学形式就是好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热情高涨就是好的。结果导致看上去 “百花齐放” 的教学活动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教学过程呈现出的 “异化” 现象,如何从思想上认知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的本质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中, “健康第一” 作为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 “风向标” ,成为了保障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落实的认知基础。

3.2 增知识与教学活动

当下一些中小学为迎合《课标》的 “学生主体” 理念,一味的要求教师创新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觉得只要吸引学生参加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就能够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然而这种做法只会导致学生的盲从和教师的疲于应付。何为?一则 “增知识” 方真知。当下 “学生主体” 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身体主动;其二思想主动。即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才是 “学生主体” 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这个从 “学生参与” 到 “学生适合” 的思想过渡需要学生增强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本质的理解。而这个认知的过程就是 “增知识” 理念在落实 “学生主体” 思想上的具体贯彻。二则法不在多在精。《体育之研究》中提到方法 “重在实行” 。也就是说,无论是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其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课堂氛围的喧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并将这种 “主体” 思想积极的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做出教学内容上的适当调整。这整个教学反馈的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效果所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本质的认知过程,也是 “增知识” 理念在教学反馈中的应用。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坚持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知,才能保障教学工作沿着既定的轨道良性运行。

4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观念导向:调感情

4.1 调感情与 “健康第一”

就 “调感情” 而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 “吾人遇某种不快之事,苟加以严急之运动,立可汰去陈旧之观念,而复使脑筋清明” 。也就是说,运动可以调节感情。然而,其又提到:人本性 “好逸而恶劳” ,不喜运动。所以如何改变人的 “好恶之心” 就成为了运动调节感情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其对运动调节感情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凡静者不能自动,必有所以动之者,动之无过于兴味” 。即让人运动无外乎提高运动者的兴味(运动兴趣)。并针对 “兴味” 产生的原因,其做出了如下阐述: “此兴味之起,由于日日运动不辍” 。和我们以往认知不同的是,运动调节感情的关键不在于外部条件(影响运动者运动兴趣产生的客观条件)的优劣而在于运动者 “自生兴味” 观念的产生。显然通过对运动调节感情本质的认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运动促进自生兴味(自我产生运动兴趣)的过程就是调感情的过程。

通过2011年的一项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有23.5%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而在 “不喜欢运动” 的11个原因选项里, “没兴趣” 排在了第一位,比例高达37.1%。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体育课兴趣的缺乏并没有随着《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相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呈持续下降态势。相较于《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 “调感情” 所提倡的 “自生兴味” 更加具体的阐释了 “健康第一” 思想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对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4.2 调感情与教学活动

自《课标》颁布以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重任就肩负在了学校和教师身上。每每遇到学生运动兴趣不高的现象,体育教学工作者总是呼吁从改革教学内容出发、从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出发,一味的 “取悦” 学生的情感,试图通过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其结果往往收效甚微。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 “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 。其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 “客观的尽善尽美” 而忽视了主观的 “自振” ,是不能使体育 “受其意” 的。因为 “体育必自自动始” 。所以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创新精神,更要发挥学生在提高运动兴趣的主观能动性。其中, “自生兴味” 作为 “调感情” 的主要内容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面引导着教学工作由教师主动观向学生主动观转变。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提高自觉性,真正贯彻 “学生主体” 的思想,在既定的教学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现 “提高运动兴趣” 的教学目标上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5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价值体现:增意志

5.1 增意志与 “健康第一”

就意志而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认为: “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 。故意志在于武勇,而又提到: “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 。即贯彻体育主旨的过程就是增强意志的内容。并对武勇的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解读,其认为: “猛烈” 体现 “力拔山气盖世” 的气魄; “不畏” 彰显 “不斩楼兰誓不还” 的决心; “敢为” 见证 “化家为国” 的情怀; “耐久” 铸就 “三过其门而不入” 的坚守。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增意志的内容同样被寄托了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精神。而这种价值观,是可以通过 “日常体育之小基之” 得以体现的。换句话说, “增意志” 的内容就是通过体育塑造个人价值的过程。

在《课标》规定的课程价值中提到,要把学生培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正是基于这一要求,《课标》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旨在通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校和教师把人文教育视若鸡肋,一味的强调课堂内容的实践性而忽视了体育课的教育性,使得人文教育流于形式。其中,我们提到的 “健康第一” 不仅强调身体健康的基础性,更着眼于心理健康的教育性。 “增意志” 就是 “健康第一” 思想在这方面的集中体现。

5.2 增意志与教学活动

Physical Education是体育一词传入我国最早的英语释义,译为 “身体教育” ,表明体育一开始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当下体育的学科特点虽然是身体练习,但体育的本质特征仍是健身育人,即通过身体练习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20]。然而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实践中,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偏差,其认为体育教学的作用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至于塑造人格、锻炼品行、磨练意志则超出体育课的能力范围。但和这些老师所想不同的是,体育不单是肌肉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能达到 “猛烈、无畏、敢为、耐久” 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长距离赛跑练耐久、适度负荷力量练猛烈、高水平对抗练不畏、力争比赛优胜练敢为,通过 “日常体育之小” 同样能铸就个人价值之大,这才是 “健康第一” 中 “强意志” 的内涵,也是体育教学活动塑造学生自我价值的核心之所在。

6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教育观

在以上论述中,借助于《体育之研究》中对 “体育之效” 的解读,实现了对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全新的认知。通过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其教育观就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以认知教学活动本质为基础,以学生主动观为导向,从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教育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共同参与的整体,体育教学也不是一个从 “老师教” 到 “学生学” 的单向传导,而是一个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才能明 “体育之真义” 、晓 “体育之价值” ,进而实现 “固人生事业” 这一目标。

猜你喜欢
课标意志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观点集萃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