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共党史的学术功能与政治功能

2021-11-22 09:04中共海丰县委党校黄秀玲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术性政治性中共党史

文/中共海丰县委党校 黄秀玲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走向富裕并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从浅到深,由幼稚走向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对于当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针对其学术功能和政治功能进行分析。

一、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换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迅猛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所以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共党史的发展不断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及挑战。从客观角度分析,基于新世纪的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应该是以理论为基础,扎实做好研究工作。总体来说,要想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的学术价值、政治价值,就要高度认识与强化理论知识,发挥其借鉴功能,保证中共党史能够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有效解决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失序失衡问题。与此同时,充分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践,统一全党思想,增强执政党的地位,进而更好地发挥各项功能。而在发挥各项功能的同时,要以间接性基础作为根本,发挥学术功能,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因此,新时期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中共党史研究要结合时代需求,强化对国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发展目标,从线性思维朝着非线性思维转变,从宏观角度和客观角度有效看待问题,从而推动中共党史研究不断发展。

当今时代,线性思维有效转换成非线性思维是必然的,也是时代发展的最终结果,所以需要将研究对象不断转化成非线性内容,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对于人类历史发展来说,只有非线性思维才能够提供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帮助人们发现更好的东西和观察研究对象,掌握整个系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本质。

二、从历史学范畴对学科性质进行研究

从近代史发展角度分析,再从专门化角度对中共党史进行深层次研究,着重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和方法以及基本规律,通过探索能够有效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精髓。并且在此基础上体现党史的求真求善内涵。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基础知识,而是从严治党背景下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研究,针对中共党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并不是专业的学者,而是站在某一层面。不同时期背景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不同的客观实际。也就是说,新时代对中共党史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对应价值,并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推动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能单纯地对理论知识和学术内容进行研究,巩固好执政党领导地位的同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推动社会的价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针对社会各层次进行研究,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全面分析,将各种思想内容与历史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博大精深。所以针对其研究应该注重体现出动态化特点,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将其从传统历史研究过程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还要高度重视其存在的特殊社会背景,对学科存在的性质、内涵、特点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使其形成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内容,充分挖掘政治功能和学术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共党史所存在的特殊性质是以科学性和学术性为基础开展的。学术性和科学性要通过历史真实情况具体展示出来。所以在当时研究期间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生活。而空谈其学术性和科学性无法有效实现整个体系的政治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基于非线性思维角度开展,保证其政治性与学术性,党性与科学性,能够构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检验不同方面的有机统一,进而对非线性规律进行把握和认知。政治性的不断强化会有效削弱学术性特征,甚至政治性能够有效影响学术性特征。当今时代,我们不能忽略其意识形态存在的各种功能,从政治角度对中共党史进行挖掘体现学术功能和政治功能,并有所区分和界定,采取差异性的话语系统进行研究。以意识形态政治宣传为基础的中共党史研究过程,一定要从有效服务全党的工作局面入手,在一定层次和程度上对内容有所了解,采用差异化手段开展研究,避免有的宜粗不宜细,有的宜细不宜粗局面出现。新时代,学术领域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一定要做好深度探究,基于实事求是层次开展工作。必须掌握客观理性的立场,将历史内容摸透,最终还给历史。党史的研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开展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中共党史的研究要充分挖掘政治性和学术性特征,实现党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保证两者相互支撑、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不能削弱其学术功能的作用,要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形态功能、政治功能,不能忽略学术功能的作用。所以在发挥不同功能的同时,要深度研究,广泛借鉴,高度重视学术性价值的研究,保证两者能够有效形成非线性共存系统,并善于站在唯物角度做好政治研究工作,超越原本界限的同时,更好地打开局面,体现出中共党史的精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要针对大量偶然性因素进行研究,并在历史事实研究过程中注重把握内在结构。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使用传统线性思维研究中共党史已不再适用,所以要转变为非线性思维进行研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基于非线性思维基础上认真把握党史学科性质。展现出政治性和学术性、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保证中共党史在新时期开创更加广阔美好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学术性政治性中共党史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