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锦屏县中药材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2021-11-22 05:4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锦屏县交通网络物流业

姜 坤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0 引言

锦屏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边隅,依黔面楚,东接湖南省靖州县,南邻黎平县,西毗剑河县,北抵天柱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海拔400~1 000 米,适合种植中药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也成为贵州省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锦屏县的战略选择,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下一步国家将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在这些有利的政策背景下锦屏县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本文通过分析锦屏县中药材物流业发展现状、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

1 锦屏县中药材物流条件现状分析

1.1 国民经济现状

2019 年全县生产总值565 876 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 816 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23 918 万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43 142 万元,增长7.3%。全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7 401 万元,比上年增长4.6%,增收2 077 万元,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36 147 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66 元,比上年增长11.1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 415 元,比上年增长15.41%,支出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

1.2 交通网络现状

历史上,锦屏境内外部交通可达性较差,仅有省道S11、S202 交叉贯穿县域东西南北。随着国家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交通网络不断改善,截至2019 年全县通车里程达2 132.43 千米,其中通村油路(水泥路)通车里程758.34 千米。全县通沥青(水泥)路和通客车建制村的比重均达到100%。目前有三黎高速公路,国道242 和省道312、403 贯穿南北,省道311、405 和县道850、852 连接东西,基本形成以高速、国道、省道为骨干,县道、乡道为支撑的交通网络。锦屏县目前尚无铁路站点,距离沪昆高铁三穗站约90 千米,距离贵广高铁从江站约100 千米,距离渝广铁路靖州站60 千米,另外距离黎平机场63 千米,目前,311 省道正在翻新扩建,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1.3 中药材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规模化中药材种植面积23 499 亩(约1 566.6公顷),投产面积3 657 亩(243。8 公顷),产量5 121 吨,产值2 000 多万元。有龙头企业、合作社等28 个,中药材种植种类丰富,新化乡主要种植百及、黄精、覆盆子、温郁金、射干、天冬、牛大力,敦寨镇主要种植百部、大通草、红豆杉、铁皮石斛、白术、黄精,固本乡主要种植黄柏、淫羊藿、黄精、吴茱萸,三江镇主要种植铁皮石斛、一枝黄花,河口乡主要种植天冬、黄精、魔芋,铜鼓镇主要种植淫羊藿、铁皮石斛,大同乡主要种植铁皮石斛、吴茱萸,启蒙镇主要种植瓜蒌、香榧。这8 个乡镇都分散集中在一条交通线路上,启蒙、固本、河口由311 省道连接,三江、大同、铜鼓、敦寨、新化由松从高速连接,另外中药材种植品种虽然丰富但产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

1.4 物流发展现状

2019 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962 万吨,比上年增长10.8%。货物运输周转量74 118 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4.7%。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 813.2 万元,同比增长17.59%。

2 锦屏县中药材物流现存问题分析

2.1 交通网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业需求

锦屏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复杂,没有铁路线路,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以锦屏县城为中心自北向南有四条线路联通下边的乡镇,最西边是852 县道,连接茅坪、平秋、彦洞等乡镇;中部是311 省道,连接平略、启蒙、固本、河口等乡镇;中东部是242 国道,连接大同、偶里、钟灵、隆里等乡镇。但是没有横向的国道、省道、县道。比如从钟灵乡到彦洞乡需要先回到县城然后再去彦洞,其次就是乡镇道路太窄,货物运输量较大,通勤繁忙,道路容易损坏,再加上管理不善,破损道路日久失修,给当地百姓的正常出行和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2.2 中药材种植乡镇分布不合理

目前,锦屏县中药材主要集中在河口、固本、启蒙、新化、敦寨、铜鼓、大同、三江8 个乡镇,剩余的茅坪、平秋、彦洞、平略、偶里、钟灵、隆里等乡镇中药材种植规模太小或没有种植,茅坪、平秋、彦洞由852 县道贯通,三者在一条线上,地理位置较好,偶里、钟灵、隆里有242 国道连接,三者也在一条线上,剩余的这些乡镇和前边的八个乡镇气候、地形、水土条件都差不多,但现状还是没利用好这些优势。

2.3 缺乏专业的中药材加工、流通、集散中心

目前锦屏县中药材种植都是“企业+农户”的模式,企业负责收购,农户负责种植,这种模式虽然给农户带来了收入降低了风险,但农户的收入却很有限,产品深加工、包装流通的附加值被企业拿走了。缺少专业的中药材加工、流通、集散中心阻碍着锦屏县中药材产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2.4 物流业认识不足,缺乏高端物流技术人才

人才是核心要素,黔东南州内有3 所高校,但只有一所高职院校开设有物流类专业,物流学科专业数量设置不足学科质量落后,思想站位不高对自身的物流发展不够重视,锦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较难引进高端物流人才,物流企业对行业认知不足,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在已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中,70%不懂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上种种因素导致物流人才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本地区物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需求。

3 解决对策

3.1 强化交通网络建设

第一,以“政府出资+集体自筹”的形式将852 县道、311 省道、242 国道进行拓宽和修缮加固;第二,在乡镇中心地带、乡村集市地带等人口拥挤地段修建停车场,对于特别拥挤的乡镇可修建环乡公路直接错开拥挤路段;第三,在有条件的地方修建一到两条县域横向公路;第四,充分使用水运道路,管理好能通航的路段(比如三板溪水库—平略镇—锦屏县的清水江路段、八河水库—大同乡—锦屏的亮江路段);第五,聘请当地贫困居民分段做好公路水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日常信息记录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以实现其对道路的动态管理。这样原有的道路网络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新修建的横向公路也对整个县域的交通网络起到了优化作用,保障了物流网络的畅通,为锦屏县交通运输行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设施保障。

3.2 优化中药材种植乡镇分布

苗药和侗药是苗侗民族的瑰宝,其中苗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大力发展苗药和侗药是地区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必然,是发掘和弘扬苗侗民族医药文化的必要手段。锦屏县852县道上从北到南分布着茅坪镇、三江镇(县城所在地)、平秋镇、彦洞乡,种植中药材的乡镇只有彦洞乡和三江镇,建议茅坪镇和平秋镇也可发展中药材种植业,311 省道从北到南分布着平略镇、启蒙镇、固本乡、河口乡,而平略镇没有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建议该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业,242 国道上分布着大同乡、偶里乡、钟灵乡、隆里乡,只有大同和钟灵发展了中药材种植业,建议偶里乡和隆里乡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这样,锦屏县的7镇8 乡均有中药材种植业,在地理空间上更均衡,在道路运输上更集中,这样就能分摊运输成本,提高利润。

3.3 建立一个专业的中药材加工、流通、集散中心

锦屏县县城依河而建,被清水江和亮江一划为三,县城狭长地势以河流为中线逐渐向两边抬升,最为陡峭的是天马广场这一片,其次是排洞片区,地势稍平且空旷地面积较大的是新汽车站片区,这里是锦屏未来的新城区,新汽车站附近100 米处就是高速入口,交通很便利,新汽车站离清水江不到2 千米,水源充足,建议由“政府牵头+企业入股”在新汽车站附近选址建设一个综合性农产品(中药材)加工、流通、集散中心,可作为中药材和其他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中心,也可作为锦屏县物流转运中心,一心多用,效益最大化。

3.4 提高政府认识,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

第一,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物流业的重要性,利用好国家的大政方针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农产品(中药材)物流发展规划,为经济的发展画上科学的蓝图;第二,政府制定政策按照实际需求积极引进物流人才,另外联合黔东南州内的三所高校共同培养本土物流人才。

猜你喜欢
锦屏县交通网络物流业
有向图上高维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锦屏县林区养羊配套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国防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模型研究
物 流 业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车道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物流业
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交通网络效益评价方法
锦屏县 1961—2008年气温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