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国有林场松苗立枯病的防治技术

2021-11-22 11:28苏魏章陈双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立枯病苗木防治

苏魏章 陈双萍

摘要 首先阐述苗木根部病害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禄丰市国有林场苗圃地的松苗立枯病,并提出防治原则及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苗木;根部病害;立枯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7–0027–02

1 苗木根部病害概况

苗木根部病害种类不多,但病因复杂,主要危害根系,幼苗、幼树感染病害后很快死亡,大树发病初期不明显,等病情严重,却已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引起林木根部病害的病原有非侵染性病原(土壤板结、酸碱度不适、土壤积水、施肥不当等)和侵染性病原(真菌、细菌、线虫等)。

苗木根部病害通常表现为根部、干基部受害,多由真菌引起。根部真菌大多为兼性寄生菌,最常见的有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镰刀菌、座坚壳菌、蜜环菌、灵芝等[1]。

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的典型症状是根部皮层腐烂,产生白色菌丝体,出现片状、羽毛状、根状的菌核和菌素等。真菌引起的干基处受害时表现为腐烂、产生大型子实体等症状。真菌引起的苗木根部病害,地上部分叶色淡绿、叶片小、生长缓慢、提前出现落叶、枯死等症状。

细菌、线虫危害时,根部和干基部出现肿瘤、瘿瘤、植株枯萎等(图1)。

林木真菌性根部病害的病原菌多为土壤寄居菌或习居菌,能通过营腐生活长期存在于病残体和土壤中,因此林木定植后真菌性根部病害较难根除。病菌往往主动扩展蔓延,通过土壤和水传播,导致病树根和健康树根相互接触、伤口侵入,加上苗木调运等,这些都是根部病害传播的主要渠道。根部病害在林地上的扩张速度为每年几米至几十米,多年以后才能造成大面积侵染。

2 松苗立枯病症状及特点

松苗立枯病是苗木根部病害的其中一种,又称苗木猝倒病,分布较广,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危害松树、杉木、等针叶树苗木,以及危害银杏、杨树、刺槐、桦树等阔叶树幼苗(图2)。

2.1 松苗立枯病的症状

松苗立枯病从播种到苗木木质化后都会发生,多发于夏季,主要包括4种类型:(1)种芽腐烂型,指因种子带菌或土壤带菌使种芽腐烂;(2)茎叶腐烂型,一般由于苗木密集、光照不足、高温高湿,嫩茎和嫩叶感病而腐烂;(3)幼苗醉倒型,苗木出土至嫩茎木质化之前被害,病菌从苗木茎部接近土壤基部处侵入,出现褐色斑点,斑点扩大后呈水渍状腐烂,最后病斑出现缢缩,地上部分迅速倒伏;(4) 苗木根腐型,发生于出土后且茎部木质化的苗木上,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部腐烂,最后病苗枯死,但不倒伏。

2.2 松苗立枯病的病原

立枯病的病原分为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两类。非侵染性病原多由环境引起,包括土壤过湿、土壤干旱、黏重、表土板结、覆土过厚,造成干旱缺水、缺氧、窒息等;地表湿度过高、阳光直射、揭膜过迟造成的根茎灼伤,通风不畅,农药污染等。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刀菌。

2.3 松苗立枯病的发病特点

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遇到合适的寄主便侵染危害。发病时间各地存在差异。病菌主要危害1年生幼苗,1年内可反复多次侵染危害。长期连作感病植物、种子质量差,幼苗出土后连遇阴雨,光照不足、幼苗木质化成度差、播种迟、覆土深、雨天操作、揭草揭膜不及时等情况都会加重病情。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除了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前茬苗木或感病植物在土壤中累积的病菌较多,苗木易发病;(2)苗圃土壤黏重、透气性差、蓄水力小、土壤板结,容易得病;(3)遇到雨天或排水不良,种芽易窒息腐烂;(4)苗床低、圃地积水,苗木易发病;(5)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苗木易发病;(6)种子质量差、生长衰弱、木质化程度低、混有病株残体的苗木易发病;(7)苗木幼嫩抗病性差容易得病;(8)幼苗出土晚且遇梅雨季節,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生长;(9)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雨天操作、揭草揭膜不及时、覆土过厚,均有利于病菌生长,使苗木发病。

3 禄丰市国有林场松苗立枯病防治原则及措施

土壤理化性状与根部病害的发生有密切联系,非侵染性病原中的积水、干旱、土壤板结、土壤贫瘠等会直接影响松苗植株的正常生长,加重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松苗种子发芽至松苗木质化前是发生松苗立枯病的重要时期。因此,林场相关人员发现苗木立枯病时应采取以栽培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苗圃地的选择、土壤改良。苗圃地应设在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地势开阔、交通方便的向阳地块。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土壤肥沃度适中,施部分有机肥料,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避免在染病植物的熟地块上育苗。必须在染病植物的熟地块上育苗的,须先进行土壤消毒后再使用。在新开垦的山地建苗圃也可有效预防苗木立枯病。

(2)苗床选择。采用高床育苗或营养钵育苗降低病害发生率。

(3)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成熟饱满、品种好、抗病性强、健康的优良种子。

(4)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合理施肥,培育状苗。

(5)播种前进行消毒。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在温热水中浸泡2 h。

(6)加强对种子和土壤的消毒。种子和土壤消毒对苗木猝倒病等的苗木根部病害有明显防控作用。种子可用温热水浸种或福美双等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阳光暴晒苗床,在苗床土壤中拌入多菌灵、敌克松、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消毒杀菌.

(7)清理病株。发现零星病株时,要及时清理病株并除去病根,可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原。

(8)化学防治。多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

1 500倍液进行灌根或喷洒。

4 结束语

为了有效防治苗木立枯病害,林场要为良种苗木培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中耕管理,合理施肥,对病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 关继东.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黄艳飞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Pine Seedling Blight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Lufeng City

SU Wei-zhang et al(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Lufeng City, Lufeng, Yunnan 651214)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ling root diseases, then analyzes the pine seedling blight in the nursery of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Lufeng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eedlings; Root Diseases;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猜你喜欢
立枯病苗木防治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