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模块故障分析及其设计优化

2021-11-22 14:44费波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开关电源

摘要:针对某开关电源模块发生输出滤波电容烧毁故障,本文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对其进行故障原因确定,同时对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不同形式进行了评估对比,对原故障电源的设计进行优化。其中对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针对快恢复二极管的特性进行了吸收网络的弥补。主要对并联RC吸收网络,与串联可饱和磁芯线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开关电源;整流滤波;RC吸收网络

1 试验

1.1外观检查

对失效的电源模块(old-1)样品烧毁的部位进行外观检查,除C8电容有明显烧毁迹象外并无其他明显缺陷,如下图1-1示。

1.2 元器件测试与分析

对电路元件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该电源板卡的工作原理,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元器件检测如下表1-1所示。

如上表1-1所示,所检测元器件参数均满足要求。

1.4电参数测试

对其更换电容后old-1样品与未更换电容old-2样品进行对比检测,在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施加220V的交流电压,在室温(26.3℃)条件下,应用高精度万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纹波,测量结果如表1-2所示。

现场要求该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的允许范围为13.5V~15.5V,因此,从测试结果分析,两个样品的输出电压均能满足现场要求。

2故障原因分析

检测结果分析:

1)对比各分立元器件的标称值和实测值,未发现异常,可排除被测元器件的问题;

2)检查电路连接情况,未烧毁部位的线路未出现短路、断路、焊接不良问题;烧毁部位的线路已经无法追踪短路、断路、焊接不良问题;

3)电容器C8是唯一烧毁的元器件;

4)分析电路原理图和板件实物,板件烧毁部位无功率元件,不存在电路工作发热问题。

根据现场运行工况,故障发生时,保护该电源模块的熔断器并未动作,且电源模块上的线路和其它元器件状态良好,因此,可以排除电路中出现过电应力的情况。根据现场工程师的反馈,从该电源模块投入运行以来,该电容的温度运行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由温度导致的失效可能性也较小。

综上所述,该电源模块失效发展过程如下:

C8电容是输出整流二极管D2的高频振荡衰减网络,使输出的电流纹波降低。C8电容长期经受尖峰电流的冲击,在电应力作用下极易引起漏电流增大,耐压特性下降,容量减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银离子迁移,最终导致电容短路烧毁。

3 设计优化

3.1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

快恢复二极管正在通过大的正向电流而突加反向电压时,反向阻断能力的恢复特性如图3-1所示。

(1)到t1瞬间电流过零,在载流子未消失之前,二极管未恢复阻断能力,流过反向恢复电流。

(2)在t2瞬间,电流达到最大反向恢复电流,二极管开始恢复阻断能力,开始承受反向电压。

(3)在t2瞬间之后,承受反向电压的能力迅速提高,反向恢复电流迅速下降,在电路电感中感性较高的电压,加上电源电压得到最大反向电压。

(4)到t3瞬间,反相电流减小到最大反向电流的  。

3.2并联RC吸收网络

为了限制电路电压上升率过大,确保晶闸管安全运行,常在二极管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网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电压上升率。因为电路总是存在电感的(变压器漏感或负载电感),所以与电容C串联电阻R可起阻尼作用,它可以防止R、L、C电路在过渡过程中,因振荡在电容器两端出现的过电压损坏二极管。同时,避免电容器通过二极管放电电流过大,造成过电流而损坏二极管。

由于二极管过流过压能力很差,如果不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是不能正常工作的。RC阻容吸收网络就是常用的保护方法之一。

3.3 串接可饱和线圈磁芯线圈

在二次整流回路中,在整流二极管的支路中串接带可饱和磁芯的线圈,可饱和磁芯线圈在通过正常电流时磁芯饱和,电感量很小,不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一旦电流要反向流过时,磁芯线圈将产生很大的反电势,阻止反相电流的增大,因此将它与二极管串联就能有效地抑制二极管的反相浪涌电流。目前已有超小型磁环成品,可以直接套在二极管的正极引线上,使用方便。

4 结论

该电源模块上电容烧毁最可能的失效原因为电源设计上存在缺陷,在长期电应力的作用下,导致其发生击穿烧毁。

该电源模块现有输出整流电路如图3-1,C8电容直接并联于二极管D2上,当开关闭合瞬间L1电感的电压反向,瞬态高压作用于二极管负极,此浪涌电流通过C8进行泄放,C8长期处于大电流工作状态。在长期电应力的作用下,导致其发生击穿烧毁。

目前业界采用的输出整流部分有多种形式,较为简单方便的为并联RC吸收网络,如图3-2,在其C8电容处串联一个电阻,抑制流过C8电容的浪涌电流,可大大提升C8电容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在二极管处串联可饱和磁芯线圈。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同贺.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與应用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曲学基,曲敬铠,于明扬.电力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4]赵广林.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选用一读通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5]汪文忠.深度掌握工业电路板维修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费波涛(1982-),男,湖北仙桃人,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子线路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开关电源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
矿用宽输入开关电源设计研究
开关电源的教学
基于M51995A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的设计
继电保护用开关电源的故障分析及改进研究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抑制分析
基于开关电源的OLED显示驱动板的设计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的相关分析
基于DSP28335的开关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MCU控制的开关电源稳压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