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的推进与思考

2021-11-23 15:10郭阿君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白 冰 郭阿君

2019年末至2020年春季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第二高峰期,因新冠疫情而受到冲击。各大企业都无法按原计划举办校园宣讲会,高校也无法举办线下大型招聘活动,这对即将求职、面试、择业的毕业生来说,压力陡增。另外,为防止人员流动导致的疫情扩散,也为了学生自身安全着想,全国高校都推迟了开学时间,专升本、考研时间也都随之推后,成绩延迟公布,致使毕业生们在等待成绩和找工作之间摇摆不定。与以往相比,2020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阶段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家“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引导下,从实际出发,经多方探索努力、积极施策,有效促进了该校毕业生平稳就业。随着各项就业工作举措的深化,能够保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毕业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求职遇到的各种困难。[1]

一、就业形势的变化

其一,岗位供需平衡的改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型企业无力应对经济下行趋势,出现了裁员、倒闭等状况。以往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推迟了招聘、录用等工作,这些岗位需求明显减少。[2]相关数据显示,有近三成的企业缩减了招聘指标,更有直接取消了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仅有较少企业能够保持原定招聘计划。[3]而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同比增加40万人,累计达874万人。[4]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人数与岗位数量的失衡,打破了以往高校招聘的“金三银四”惯例,造成2020届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

其二,就业行业需求的改变。2003年“非典”的压力催生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2020年的新冠疫情则直接将各行各业冲击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5]疫情影响下,数字化产品迅速升温,使互联网迎来一批流量小高峰,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平台累计流量达325亿GB,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44%。[6]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娱乐、咨询、各类在线服务、电子商务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些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用人需求也持续上升。而旅游服务、房地产、餐饮娱乐、销售贸易、交通运输、证券保险等行业用人单位岗位数量则严重缩减。2020年我国企业整体的岗位数量和招聘人数同比下降30%左右,而技术类岗位的数量和招聘人数同比增长10%。[7]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各行业,为高校就业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8]

其三,招聘方式的改变。每年3—4月、9—12月均为招聘的关键时间段,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校内的春季线下招聘活动全部暂停。为了保障就业质量,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原有招聘迅速转至线上。由于线上招聘打破了地域限制,毕业生们面对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对于进入面试环节的求职者,线上招聘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降低了用人单位与学生双方最直观的体验与判断,“隔空对话”的方式,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更是一种考验。此外,网络信息、网络质量的良莠不齐使线上招聘体验感差异显著。尽管有不足,但线上招聘也存在着线下招聘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求职者而言,网上招聘会不受场地、地域等限制,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到各类资源信息,也节约了传统线下招聘的成本。例如各省市联合举办的线上招聘能够有效地整合及共享相关信息和资源,求职者不再受地域影响。因此,如何搭建高质量就业网络平台,如何降低岗位准入门槛,保证高质量就业成为当下高校就业服务部门需思考的问题。

其四,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改变。2020年春季学期,毕业生未能及时返校参与毕业阶段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事业编招考、公务员考试、考研复试、线下招聘等时间推迟,打乱了求职的原有节奏,部分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考验下,易产生较强的焦虑情绪。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就业观念及心理不够成熟的现象,导致“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过于注重薪酬等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业不就、慢就业、懒就业等现象。在疫情发生后,虽然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就业压力大,但求职心态并未快速跟上,加之就业规划原本就不清晰,更容易导致迷茫的心态。

对于高校就业部门而言,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就业工作的有序展开。

二、就业工作的新机遇

首先,鼓励政策带来的新机遇。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2020年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进行全面部署,涉及就业管理、招聘活动、基层就业、招收录用、参军入伍、升学考试、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等多个方面,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一是拓宽基层就业渠道。近年来持续开展的“特岗计划”“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直指乡村振兴、乡村建设,通过招募和选调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以及对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的有益补充,既为基层补充了高素质的工作者,又为毕业生找到了干事创业的舞台。以农、林类本科毕业生为例,随着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急需大量农业人才资源的支持,因此释放出大量就业空间。优秀的农林院校大学生通过在基层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拥有新理念、新方法的基层管理者或科技骨干,实现了对农业科技和生产体制创新的有效助推,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升。深入一线的农林院校大学生,通过科技示范、承包、基层管理,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牧场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据统计,近三年我省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有意愿到基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基层就业比例逐年增高。二是招生和入伍规模的扩大。扩大研究生招生、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以及扩大入伍规模是分流高校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举措。2020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重点投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如智能类、科技类、医学类等。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较去年增加18.9万人,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增加32.2万人。2020年直招士官扩大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既为部队招收优秀青年人才,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实现了提升部队战斗力及缓解地方就业压力的双赢目标。2021年下半年征兵重点依然是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和备战打仗所需技能人才。三是就业见习规模的扩大。大学生见习训练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岗位见习训练,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岗位需求、积累岗位经验,同时也便于用人单位的考察和留用。就业见习对象包括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我国将持续扩大见习规模,2021年见习岗位总量不低于2020年,以满足各行各类企事业单位技术、管理、研究类岗位的多元见习需求。就业见习环节安排可以依据专业特点固定在培养方案中,根据学期安排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稳就业、促就业的作用。

其次,快速发展行业带来的新机遇。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经济产业均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医疗保险、云计算、线上办公、线上教学、人工智能等行业迎来的是更广阔的提升空间,为行业对口大学生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过程中,互联网本身和相关产业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如新媒体、网络文学、移动端平台、生活服务、教育培训等。

三、就业工作的应对机制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适时总结大学生就业工作新经验,积极探索新举措、新途径,稳步开展各项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是高校必须面对且要解决的工作内容。

(一)逐级推进,深化管理体系

其一,加强教育引领,精准解读就业指导政策。为了推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和家长尽快了解就业形势、增强择业意识,精准解读就业指导政策尤为重要。高校就业部门需要适当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各部门要定期梳理、公布扶持政策,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解读,引导和鼓励学生踊跃面向基层就业,投身于基层这个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就业指导政策及时、精准的解读可以依托各类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完成。

其二,坚持学生为中心,强化就业服务。首先,留省就业,筑梦家乡。为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校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与省内各地、市、州建立的人才联系,发挥与省内企业联系紧、数量多的优势,积极收集省内用人信息,通过供需精准对接网络招聘会,动员应届毕业生投身家乡建设,既实现防控疫情蔓延,又实现毕业生留省就业建设家乡的双目标。2020年吉林省高校“菁智汇吉·生根筑梦”省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吉林市‘千校万岗·就业有未来’春季线上招聘会”、全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多场视频双选会、视频宣讲会有效地建立了供需对接。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短视频平台,实现直播带“岗”。其次,精准对接,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针对非中高风险地区进行企业走访及人才市场开发,通过与各省、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力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建立的校地合作,有利于组织当地的优质企业组团进校招聘,同时线上招生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用人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再次,精准帮扶,匹配就业指导。发挥大数据的功能,依托高校就业云平台,实现学生就业信息、单位招聘信息精准推送,针对“特殊群体”重点帮扶。今后还可以建立与人社部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服务平台的链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前端精准覆盖、过程精准追踪、终端精准匹配,做好学生就业、择业和用人单位各岗位选才的信息匹配、对接,助推毕业生就业。[9]

建立毕业生困难群体指导就业台账,完善“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扶持体系,通过“一生一策”“一生一档”“一生一卡”等措施精准把握就业动态;通过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与毕业生困难群体精准对接,减少无用信息的压迫式投递;通过精准推荐、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施行“一生一策”的分类帮扶,完成特殊群体的重点帮扶。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科研团队、校友资源、教师资源的就业促进作用,通过协作交流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反馈,近三年省内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对工作的满意度、对职业期待吻合度、对学校提供的就业类工作满意度也呈逐年递增态势。

(二)线上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

在毕业生择业和求职过程中,可以依托网络,通过“云就业平台”与毕业生进行互动,及时进行指导和帮扶。如未就业毕业生网络座谈会、解答困扰学生就业的实际问题等活动,针对未就业学生及家长存在的就业观念保守,学生“等、靠、焦虑”心理等导致的不就业、慢就业问题,从思想观念引导、信息提供、求职能力提升、心理压力调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毕业生逐步树立健康积极的就业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分时段、分类别推送与就业相关的信息。正确解读就业促进政策,同时简化、优化手续流程,切实解决毕业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积极引导其端正就业态度、明确就业目标,以平和心态进行求职。

(三)推进课程改革,提升就业类课程质量

首先,以赛促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2020年全国各地区举办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比赛,各高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就业类比赛,如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此类竞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步入职场生涯,提高职业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未来求职道路上的竞争力,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并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课程质量的提升。

其次,科研引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教研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有效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在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度开展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市场适应性的研究,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岗位对接提供研究基础。高校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其活动,对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素质,展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能够助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质量的提升。

再次,依托网络,开展“云教学、云管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高校教学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大学生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用好国家资源、汇聚地方资源”,完成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的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以及正确就业观念的逐步树立。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线上教学的有益补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的优质线上课程“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成为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又一助力手段。网络平台和资源的运用,使得高校就业指导类课程能够根据环境需要,实现线上、线下随时切换。

四、就业工作质量提升的思考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根据高等学校就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人数至少应满足1/500的要求,很多高校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还未达标。对于已开设的就业指导类课程,任课教师由就业部门主要工作人员及部分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办主任、团委书记、专任辅导员组成,而专职教师比例过低。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及水平亟待完善和提升。

以课程为基础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未形成全面铺开的局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等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既具有系统的有关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职场实践经验,同时还必须具有大局观,才能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择业过程中树立正确观念,做出正确选择;才能帮助学生根据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灵活应对就业;才能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及时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帮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精准实现“人职匹配”。目前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针对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商业机构,常以咨询或讲座的形式呈现,但经济目的性极强。因此对于高校而言,提升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可以结合校外资源,整合校内、外的师资力量,开展系列就业指导讲座活动,如聘请本省其他高校的专家讲授其擅长领域的内容;聘请省市人才市场、人力资源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士,解读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引才政策等内容;聘请优质企业HR解读求职面试技巧;聘请优秀校友及创业典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职业观,从而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高校就业指导领域的教研、科研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指导意义。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及教研活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市场需求,可以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服务。通过探索多样、适用的教学模式和教改思路,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程的生动性、时效性与落地性。

就业指导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的同时,需要适时掌握国家和地方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方针及就业形势,并能准确解读、宣传相关政策,这样更有利于引导毕业生顺利、及时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需要,坚持“实用、有效、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持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升第一课堂“主阵地”的指导效果。

第二,政校企联动机制的持续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化,于企业,能更快捷地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于高校,能更及时地根据企业需求,适时适度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实现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打破由来已久的招聘难、就业难的困局。

政校企的联动,能够充分发挥“招生—培养—就业—创业”效应,逐步实现招收优质生源、按需矢量培养、就业前置对接,最终全面实施“招、培、就”联动人才培养计划,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基本单位,量体裁衣、精准对接,让学生有方向可选、让高校有人才可塑、让企业有人才可用。

第三,正确就业观念的多方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来自家庭的建议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但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准确理解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对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也无法给出合适的建议和指导。家长的观念、认知与过高的期待都会干扰学生的择业、就业,因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与就业观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更多形式、更多手段来引导家长的择业与就业观念。

认知自我、了解自我是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就业指导类课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使学生端正态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明确就业目标,打破安逸思想,以及就业过程中等靠、依赖的惰性,摒弃“高不成低不就”现象,不唯“薪”、不唯“稳”,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稳定平和的就业心态。

有计划地向毕业生宣传和解读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支援西部行动、青年创业计划等,引导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从而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基础,有效消除毕业生的焦虑心理。

第四,大学生软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软能力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就业能力的培养开发,特别是软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例如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责任心、成就动机、服务意识等。基于此,提高学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使毕业生无论在疫情背景下抑或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都能通过自身显著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总之,守初心、担使命、稳就业是高校对国家“六保”“六稳”工作的有效助力。[10]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求职模式、岗位需求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更应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深度挖掘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数,多措并举平稳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对于高校就业部门而言,应继续完善、深化各类就业应对机制,优化工作队伍,加强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就业应对机制的作用,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